“入梅”以来,湖北省已连续出现四轮强降雨天气过程,部分地区出现了大暴雨、特大暴雨等强对流天气,湖北多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据湖北省农业厅农情调度,截至7月4日,四轮强降雨已造成全省作物受灾2100多万亩,其中成灾800万亩、绝收95万亩,直接经济损失33.6亿元;水产养殖业受灾面积56万亩,造成经济损失超9亿元;畜牧业因灾死亡猪8166头、牛631头、羊2384只、禽41.2万只,直接经济损失1.59亿元。持续降雨天气还导致早稻生育期推迟7-10天,结实率降低,影响晚稻适时播种移栽。
面对严重洪涝灾情,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防汛工作会,研判雨情、水情和灾情,农业部门迅速行动,积极应对,加强抗灾救灾技术指导,切实减轻灾害损失。
加强监测预警。加强与气象、水利等有关部门的联系,密切关注灾害天气发生动态,及时通过门户网站、农业好帮手APP、12316等平台发布预警信息及防范措施。加强应急值守,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农业灾情日报告制度,为农业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提供决策依据。
迅速应急响应。根据灾情发展,7月2日紧急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三级响应,先后组派7批20多个工作组深入灾区调查灾情,指导农业抗灾救灾。
推进科学抗灾。各地农业部门因地因灾因苗制定田管技术方案,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重灾区,指导农民落实抗灾关键技术措施。一是及时排涝降渍。及时清沟理渠,抢排明水,保证稻田适宜水层。旱地作物清沟排渍后,做好中耕松土,壅土培篼。二是及时追肥田管。雨过天晴,及时追施速效化肥或喷施叶面肥,补充养分,延长叶片功能期。三是及时改种补种。因灾毁苗或绝收的田块,因时因地制宜改种补种晚稻、早翻秋、秋玉米、秋大豆、秋马铃薯、速生蔬菜等作物。四是加强养殖管理。指导水产养殖户尽快修复受损生产设施,及时清除洪淤,消毒塘体,修补塘埂,修缮沟渠;增配增氧设施,净化池塘水质,做好灾情缓解后的恢复生产准备工作。
强化疫病防控。加强病虫情预测预报,及时开展应急防治和统防统治,全力减轻病虫危害。对畜禽养殖,严防生猪口蹄疫、蓝耳病等疫病,防止出现重大动物疫情。对水产养殖,做好疫情监测,果断处置,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加大救灾支持。灾情发生后,湖北省农业厅立即向灾区紧急调拨价值265万元的药械、农药和绿色防控物资;向重灾区调拨晚稻种1200公斤,玉米种1.33万公斤,黄豆1.125万公斤,马铃薯种薯18万公斤,用于灾区改种补种及恢复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