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一直都是扎在农民及养殖户心头的一根刺。2016上半年玉米进口量有增无减,猪肉进口量更是连续突破历史记录,占据中国大豆年消费90%以上竟然都是外国进口的?今天我们就聊聊进口那些事儿。
【90%的大豆消费竟然来自国外!】
说到进口,第一个不得不聊聊我国大豆产业。从2011年开始,进口大豆年度数据呈现了一个连年递增的趋势,2015年全年进口量已经达到了近8200万吨,而国内大豆每年总消费量在8000-9000万吨左右,也就意味着每年差不多消费的90%以上都是来自进口。
而这些进口大豆在我国又扮演了哪些角色呢?
一个是饲用豆粕,另一个则是食用油。特别是近些年人民对肉蛋奶的需求也逐步提高,都需要畜禽提供,进而对于饲料的需求自然水涨船高。作为重要的饲料原料豆粕。当然,大豆食用油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作为豆粕、豆油的主要原材料,怎能少了大豆。虽说我国每年大豆也有大豆产出,但不足1000万吨的产量,对于庞大的需求来说是杯水车薪。最主要的是国外大豆便宜啊!和国内一吨相差1000多元,国内大豆压榨厂出于成本、利润的考虑,进口大豆成为不二之选。
这里我们还要谈一个关键问题,为何国产大豆年产不到1000万吨?其实我国每年给东北大豆种植者给予一定补贴,随着每年玉米临储收购政策的执行,玉米种植效益的增加,种大豆的农户越来越少。不过临储取消后,决策层对国产大豆重视程度的增加,相比未来几年国产大豆年产增加或将成为必然趋势,那是否意味着断了大豆进口这条路?我们只能静观其变了。
【2.7亿吨的玉米库存,为啥还要进口?】
刚刚上文也提到了玉米,接下来我们谈谈玉米又和进口发生了那些事儿。和大豆相比,我国玉米基本满足自给自足,而每年的玉米进口基本都存在720万吨的配额限制,这相对于2亿吨的中国玉米产量根本不算事儿。
不过从去年开始,进口玉米来了不少“联盟军”,大麦、高粱、DDGS这些所谓的国外进口替代品一窝蜂似的涌进国内。再加上15年玉米市场供应多、需求差、临储改革等因素,导致了玉米价格连续下跌。
不过从去年9月1日起商务部开始将大麦、高粱、DDGS纳入新的自动许可,同时对美国DDGS进行反倾销的调查,导致今年上半年替代品的进口量明显有了明显下降。
相比之下,今年上半年玉米进口量却是有增无减。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1-5月累计进口玉米达283.79万吨,同比增长59.64%,单看4、5两个月的进口量以及超过百万吨。备受我国恩宠的玉米进口来源国一个是美国,另一个是乌克兰。前五个月中国从乌克兰进口玉米总量为265万吨,占据进口总量的绝大部分;从美国进口玉米数量约在13万吨。
按理说,玉米年产2亿吨以上的生产大国,为啥每年还要加进口这么多玉米?除了国外玉米存在性价比这条意外,临储收购完成之后基层流动的玉米供应紧缺也是导致进口阶段性增加的主要原因。不过大家别忘了,720万吨的进口配额在这儿摆着呢,再加上决策层高举“去库存”大旗,国家可还有2.6亿吨的玉米没有消化,相比之下,今年的进口玉米掀不起任何风浪。
【上半年暴增的猪肉进口量为哪般?】
其实要说进口这块,玉米、大豆都比不上猪肉的影响力度啊。虽说决策层老早就已经表态:对进口国外猪肉,不必要、不合适、不可行。可依旧抵挡不了今年大量的外国肉“漂洋过海来看你”……
从去年7、8月开始我国进口肉数据基本是逐月递增的,今年更是呈现爆发式上涨。最新公布的5月猪肉进口量高达16.35万吨,环比增长37.86%,与去年相比暴涨202%。3、4、5月数据相继刷新历史记录。今年1-5月猪肉进口总量高达56.8万吨,已经超过2014年的进口总和。
归根究底,导致进口肉暴增的主要原因还是要落到企业加工成本这块。从月度猪肉进口数据我们看出,其走势基本和猪价走势有异曲同工之处,也就意味着猪价越高,进口量越大。据了解,美国当地猪肉价格不足国内猪价的一半,同时,出口价1.2万/吨的美国肉卖到中国价格能够翻一倍,这样的暴利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外国肉涌进了中国。
一边因价格低受到国内加工企业的青睐,另一边因利润大导致多个国家给予中国市场这块“肥肉”,中国的进口肉还能少得了?更有机构预测出2016年猪肉进口量能达到150万吨。
进口肉固然便宜,但食品安全的底线是万万不能触及的,进口渠道要慎重选择。其实国内的加工企业倒不如多花点钱,买咱们国人自己养的猪,你生产的安心,我们也吃着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