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节流”。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控,依法依规审批土地使用,从严控制建设占用耕地特别是高等级耕地。强化节约集约用地,结合省情实际,提高新建项目的建筑密度、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等用地定额标准。对经营性开发项目用地实行严格控制;对高能耗、高污染的建设项目坚决不予审批。
建三江管理局通过对撤并后的居民点进行复垦,工业、居住用地向场部集中,节约了大量的耕地,推进了工业化进程,全局建立了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8个工业园区,拥有工业企业159家。2001到2015年,富锦通过土地整治新增耕地3万亩,增地比例达到4.5%以上。
“土地平整好处多多,化零为整,省了人工,减了成本,大机械一次性就能操作。”富锦市市长李源波说。富锦市长安镇永胜村以前小格田较多,当地百姓耕作起来费时费劲不说,难以集中卖粮,价格老是上不去。近几年,当地通过平整土地,小格田变成1万亩的大格田,亩产达1400斤以上,成为国家级的现代农业示范田。
李源波介绍,富锦加大推进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提出“以建设促保护”的方针,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2013年以来实施了长安、永胜等5个土地整治项目,争取国家投资2.76亿元,实现新增耕地218亩。通过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为现代农业种植模式的推进提供了便利条件。
系统化整治:推广新技术,增产又环保
黑土地由于长期垦殖,沙化、碱化、退化比较严重,黑土耕作层有机质正在减少。为此,黑龙江把土地整治作为提高耕地数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实施土地整治规模化建设的思路,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土地整治工作机制,实施了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现代化土地整治示范项目。
盛军是建三江前进农场第三管理区的农民,他承包了400多亩地,如今土地整理项目给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通过平整土地,原来地里的水泡子和低洼地没有了,耕地集中连片减少了沟渠田埂。据他估算,一亩地能增加7%的收成。据了解,黑龙江土地整治项目遍及72个市县及农垦、森工地区,惠及项目区群众数百万人,人均年增加来自农业的收入达到3200元。
“这是我们的新技术,既能增产又绿色环保。”在前进农场第三管理区的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区,顺着项目负责人的手指方向,每一棵水稻秧苗根部都有一层白色薄膜,“插秧插在了薄膜上”。
谈到覆膜好处,正在田间耕作的管理员如数家珍:覆膜能提高地温,提升土壤肥力。全年可增加积温200—300摄氏度,每亩可增产50公斤左右,每亩增加收入250元左右;膜覆阻止了草种的光合作用,节省大量人工与机械除草费用;覆膜后减少稻田水分蒸发量,加之采用了浅灌技术,全年节水30%左右。同时薄膜为生物降解材料,2个月后完全降解,不破坏土壤结构,避免了白色污染。
在建三江胜利农场水稻科技示范园,一座莲花型喷泉格外醒目。井水经过抽取到逐层留下,能把水温逐级提高。从井水的综合增温到稻田智能化控灌,这里的每一种水稻生长的十几项指标通过系统监测一目了然。利用系统,病虫害预警、生产管理措施,都会以短信形式发送到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种植户手机上,指导全场水稻生产。亩增产41公斤,亩纯增收106元。
如今,为了进一步保护耕地,黑龙江正推进土地利用转方式,在适度规模的基础上,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力争在稳定产量、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前提下逐步推广“三减”。每个县(市、区)农业“三减”试验示范面积不少于10万亩。去年富锦市“三减”示范基地化肥、农药、除草剂施用量分别下降17%、19%和11%,实现了低污染、低残留、低药害,有效地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