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粮食市场不景气,农村里越来越多的青壮劳动力流向了城市,留下的老人、妇女显然无法独自撑起现代农业。面对着种种困境,农民的出路在哪儿?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张子雨认为:
张子雨:咱们国家物产丰富,在全国各地,各个乡村,都有一些能拿的出手的特色。比方说,在河南延津就有一种说法,叫做:“全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看新乡,新乡小麦看延津”。但是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小麦产地,现在却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问题。
举个例子,在当地的平陵村,550户人,4900亩地。但是,现在在地里忙碌的,55岁以下的,几乎已经看不到了。当地的村干部就说,“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村里的地没有成规模流转,大都是老人、妇女在家种。
其实,这种年轻人不种地的情况,在全国范围内都很常见。有调查就显示许多村庄七成以上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还有两成以上边种地边打零工,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60岁以上老人和家庭妇女。
种田的人少了,其实可以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形成适度规模化种植。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适度规模化在目前似乎并没有体现出自身优势。有一些媒体经过调查之后就发现,一些按照传统方式来精耕细作的村子,粮食亩产比那些由企业来规模化经营的地方还要高。当地的农民朋友们就觉得,虽然现在从种到收都是机械化,但浇地、打药等不少活还要人工,比方说机播断线,补苗能不能补够,浇水能不能浇到,农民种自家的地,肯定比给别人干得用心。
而且,随着粮价走低,大户种粮亏本,土地流转速度减慢。这些问题,应该如何来认识,如何寻找解决之道呢?
咱们要明白,适度规模化经营,是必然的选择。虽然一些农民朋友们觉得,自己的地,肯定自己种得更用心,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新型的农业在技术推广上面更加迅速,随着粮种的不断更新换代,传统的耕作方式就很难适应了。而在一些地方,传统的种植方式最终离不开化肥的大量使用,而这种种植方式,肯定不利于持续发展。所以,精耕细作固然不可少,但是咱们的思想也必须与时俱进,才能保证农业的健康发展。
粮价走低,导致土地流转的速度降低,这也是市场规律的一种正常反应。对于管理部门来说,这时候就可以考虑通过有形的手来进行调控,通过金融、税收等政策,给农业发展提供发展支持,同时,市场波动从宏观角度来讲,实际上是一种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所以,加强政策扶持,提高技术含量,是度过眼下难关的必要条件。
对于年轻人不愿意种地这件事情,咱们也需要多方面考虑。其实随着产业的升级,种地也成了一件技术含量很高的脑力劳动,咱们不必强求年轻人非得走老一辈的路,关键还是要搞活农业市场,才能吸引来有技术、有热情的专业人才,给咱们农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正所谓:
粮价走低人心急,土地流转速度低。适度调控很必要,发展还得靠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