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康拥有三大天然秉赋。储量与品位综合排名全国第四的磷矿,造就了保康一枝独秀的矿业经济。丰富的林特资源赋予保康绿色发展的底气。全境皆山风光优美的自然特征,使生态旅游成为转型发展最大的潜力。
“打造都市襄阳后花园、建设绿色襄阳示范区”,2012年底,襄阳市委、市政府给保康的目标定位,引起了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深深思索。
新常态需要新作为。保康迅速调整思路,破浪前行。2013年1月,原湖北省政协主席杨松来保康调研。在座谈会上,县政府主要领导积极建言,保康属秦巴山片区,是国家限制开发区。平原山区考核工业增加值,考核工业用电量,而保康这类山区县,能不能跟这些平原县市进行分类考核?侧重于考评生态和绿色GDP?
分类考核的提出,引起省政协高度关注。当年3月,省政协成立专班深入保康,专门就“如何对县域经济实行分类考核”进行调研论证。紧接着,省经信委拿出了分类考核的实施意见。至此,保康被划入“第三类”地区考核之列。
县域经济考核体系的调整,更加科学地设置了各项考核指标,也让保康县委、县政府更加坚定了既要有所为,又要有所不为的信心和决心。
有所为,就要谋定而后动。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将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由“以磷化工业为主体,以生态旅游和特色农业为两翼”调整为“以生态旅游为龙头,以磷化工业和特色农业为重要支撑”。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青山绿水”迅速成为第一要务。
过去,保康被称之为核桃、茶叶、食用菌和养殖“四个大县”。以前发展木耳、袋料香菇给每个乡镇下指标,计划从3000万袋发展到1亿袋,纳入县委、县政府年终对各乡镇的考核体系。
袋料产业风险小、见效快,一时间产量剧增。然而发展袋料产业的原材料对林木资源的破坏力却相当强,“收益再好的产业也决不能以破坏生态、牺牲环境为代价”。县委、县政府当机立断,对该产业从此不考核、不提倡,并严格控制,最终实现平衡。
随之带来的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到2015年底,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2.01%,在全省位列第二;森林蓄积量达到839万立方米,在全省位列前五。县域经济分类考核之后,森林蓄积量和森林覆盖率恰恰是其中两个核心指标。
不适合生态定位就坚决予以淘汰。让保康“忍痛割爱”还有风靡一时的樱桃谷鸭和“150模式”畜牧养殖产业,虽然农民有一定增收,但是过量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直接威胁群众饮用水和生态安全,也先后退出市场。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命脉。“环保达标”同样是引进项目的头道关口。县政府专门成立招委会和规委会,从源头上严把环评关,凡不符合环保要求,以及可能造成污染的项目,一律禁止引进,绝不开启“绿灯”。
在一次招委会上,25个项目被果断“枪毙”了10个。有人质疑主持会议的县委副书记、县长张世伟:“招商引资不是全县的中心工作吗?再说山区项目少,引进企业难度又大,为什么一次就拿掉这么多?”张世伟的回答斩钉截铁,“宁可不要一分钱税收,也坚决不引进有污染的项目。”
在绿色发展的主旋律下,保康工业经济不是“贪大求洋”,而是“众星捧月”,从“摊大饼”式发展变为“蒸小笼包”式发展。襄阳余家湖保康工业园和襄阳磷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两大“飞地经济”诞生,从根本上破解了山区小县发展现代工业的土地、技术和能源瓶颈。
与此同时,产业重点转向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等领域。泰山石膏、凯裕机械等一批重点项目签约落地,2016年保康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06个,概算总投资638亿元。
破解交通瓶颈是助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全县人民梦寐以求的愿望。
带着“今天勒紧裤腰带、明天我们笑开颜”的情怀,从2010年谷竹高速动工开始,保康成立高速公路协调服务指挥部和拆迁专班,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披星戴月“埋头苦干”,举全县之力服务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