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国人搞饭,就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是中国农业的天然使命和职责所在。“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吃饭问题从来都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是关乎兴衰成败的战略问题。尤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14亿人口大国,必须始终坚持自己搞饭,不可能指望别人。中国人的饭碗一定要端在自己手上,饭碗里主要装中国粮。这是中国生存发展的战略基石,也是中国发展的战略定力所在。
为农村人搞钱,就是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这是农业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尽管这些年来农民收入近乎一半来自务工,但是农业仍然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这不仅体现在家庭经营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占据的重要位置,而且体现在农业产业化增值链条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及农村经济的其他门类,无不都与农业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越来越成为农民增收新的增长源。因此,抓好农业特别是现代农业,不仅是稳定农民增收基本盘的需要,也是农民增收实现新突破的希望所在、动力所系。
为城里人搞绿,就是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推进绿色发展、实现全面小康五位一体目标的内在要求。农业本身就是绿色生命。稻田是湿地,森林是“碳汇”,草原和农作物是植被,农业是生态系统的主体。可以说,绿色发展的农业就是神州大地的肺,是城市的天然氧吧,不仅为城市提供了清洁的空气、淡水和安全的农产品,而且让城市得以山水相望,乡愁在心。当前,休闲农业、景观农业、都市农业的兴起,农家乐的崛起、笨鸡土菜的受欢迎,正是农业“绿”的属性的生动展示,是群众对“绿”的渴望。
不同历史阶段,搞饭搞钱搞绿的任务不同、重点有别。可以说,搞饭是永恒的主题,搞钱是突出的任务,搞绿是时代的要求。从搞饭到搞钱、搞绿,这是农业内涵向广度深度不断伸展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表现,是我们对农业地位、价值认识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
搞饭搞钱搞绿,形象地说明,农业,从来就不只是一个产业,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是基础、是命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稳压器;它关系到农民生活的尊严,是他们幸福感、获得感的重要来源,是检验全面小康的水平成色的重要指标;它关系到发展的永续,是文化、是乡愁,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底色。搞饭搞钱搞绿不仅仅是生产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其成效如何、成色怎样,不仅体现了中国农业的发展水平,也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推进。
当前,在我国粮食连年增产、粮食库存居于高位的背景下,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比如丰收包袱论、农业代价论、国际购买论等。这种声音和态度,是以技术眼光看待战略问题,是一种战略短视。粮食生产,从来都是下来容易上去难,下去再想上来更难,一旦出现大的滑坡,多少年都缓不过劲来。我们必须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对三农,任何时候都要响鼓重锤,任何时候都要坚持重中之重不动摇。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农业的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对于农业的支持只能增加不能减少。
搞饭搞钱搞绿,就要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要坚持粮食安全这条底线不动摇,以科技为支撑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把产能建设作为根本,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要抓住农民增收这个任务不放松,在横向上加快推进一二三产融合,拓展农业多功能,纵向上进一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共享产业链各环节的增值收益,开辟农民增收新途径;要加快推进生态农业不停顿,控制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的使用,念好减、退、转、改、治、保“六字诀”,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
新形势、硬任务。搞饭搞钱搞绿,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惟有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不断创新搞饭方式,开拓搞钱路径,提升搞绿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才能让老百姓的“米袋子”更满,“菜篮子”更优,农民的“钱袋子”更鼓,农村更有活力,农业更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