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金融创新“五大干货”全放送
近年来,吉林省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钱从哪来”的问题,努力挖掘农业贷款抵押质押担保产品,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探索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与省农行合作,在延边州、梅河口、公主岭“一州两县”先行启动经营权抵押担保贷款试点,今年吉林省还向人民银行申报试点县12个。同时,从今年开始,省财政每年拿出2300万元,用于贷款农户贴息补助。截至11月末,全省已实现抵押经营权27.41万亩,发放贷款1287笔4亿多元。
探索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贷款。2012年吉林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在梨树县开展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试点。一是建制度。先后研究制定了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试点暂行办法、评估办法、配套措施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这项业务开展有章可循。二是搭平台。全省60个县已有31个开展试点业务,县政府出资至少50万元成立物权融资公司,吸纳农户流转土地,由融资公司拿土地预期收益担保贷款给农户。三是强服务。今年省财政拿出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户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贴息补助,同时省市县三级财政拿出7000万元专项资金,设立土地收益保证贷款风险防范基金。
探索粮食直补担保贷款。这项业务的主要特点是政府主导、农民自愿、金融跟进。如果农民逾期不能偿还贷款,将按照签订的合同,用农民以后年度应得直补资金还本付息。2010年以来,全省累计发放直补资金担保贷款216亿元,试点县份48个,这项举措也已成为吉林省解决农民小额贷款的重要途径之一,收到了“农民得实惠、银行得效益、经济得发展、政府得民心”的多赢效果。
探索农业保险体制机制创新。吉林省积极创新农业保险产品和服务,实行农险经办机构与地方政府联办模式,农经系统参与农险业务人员达3000多人,带动村组干部协办人员2万多人。同时还建立市场竞争、运行监管和组织保障等工作机制,严把组织承保关、查勘定损关和理赔兑付关。
探索构建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一是联合组建。农业部门与财政部门一道,研究制定建立省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实施方案。二是政银合作。公司注册资本金拟定40亿元,财政出资占80%,吸收金融机构等战略合作伙伴出资20%。三是突出节点。在省级建立总公司,明年将率先在市(州)和14个现代农业示范县建立分支机构。
据了解,吉林省下一步将围绕分散现代农业规模经营风险、盘活农村产权,对农村金融组织、供应链金融服务、扩大农业贷款抵质押担保物范围、优化农业保险产品等进行积极探索,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惠农支持。
浙江:“两美”方略促进农业可持续
近年来,浙江省坚持走高效生态的新型农业现代化之路,以创建全国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为载体,大力推进以“生态兴农美田园、安全放心美生活”为重点的“两美”农业建设,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优布局”,夯实“美”的基础。布局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简称农业“两区”)建设规划,对“两区”实行特殊保护,改善基础条件,提高生产能力。目前已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7886个676万亩,现代农业园区818个516.5万亩,“两区”已成为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大平台。
“抓治理”,塑造“美”的形象。以“治污”为重点,联动推进农业治水、治土、治气“三治联动”。在治水上,以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为突破口,关停一批、限期整治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对保留的养殖场,实行“一场一策”措施,联合环保部门统一进行达标验收。在治土上,组织投入品包装物和农膜回收,建立“市场主体回收、专业机构处置、公共财政扶持”模式。在治气上,重点抓好农作物秸秆的肥料化、基质化、能源化等综合利用,探索建立秸秆收储运输利用体系,目前全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6%。
“促循环”,深化“美”的内涵。鼓励农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途径,实现主体小循环。在农业“两区”,通过农牧对接、沼液利用等建设,构建种养平衡、产业融合、物质循环格局,实现区域中循环。以县域为单位,推进农旅互动,形成美丽田园+美丽乡村+美味农产品的绿色农业新业态,实现县域大循环。
“严管理”,强化“美”的保护。在“管出来”上,加大农业投入品、农产品监测力度,连续开展农产品专项整治、百日严打等整治行动,以整治促规范。在“产出来”上,推行“一个产业标准、一张模式图、一套讲解光盘、一本操作手册、一个示范园”的标准化推广机制。目前,全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达60%以上。
“建机制”,根植“美”的基因。在政策保障机制上,省政府出台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等政策意见,形成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在考核督查机制上,把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农产品质量管理等工作纳入省委省政府目标责任制和平安浙江、食品安全等考核内容,调动主体建设和公众参与自觉性,形成政府、主体、市场“三方共建”格局。在示范引导机制上,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打造由产业主体共同使用的区域公共品牌,生产主体注册企业品牌,形成“母子”品牌相携相生、互为保障的品牌建设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