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时事
技术上看是霉变斑点超标,利益上看是技术性贸易壁垒,深层次原因是中外贸易关系由互补转向替代。解决类似事件,短期靠“救济”,中期要“走出去”,长期要“转方式”,根本上还是要把自身农产品做强。
——《不能就这么“蒜”了》
有“美味”的灯油,就有敢偷吃灯油的“硕鼠”;有制度的漏洞,就有寻租的空间。落实共同监管职责,明晰权力和责任主体是粮食仓储不能回避的重大课题,要从制度上加强对各级、各类仓储企业的协同监管,确保粮安天下。
——《“以陈顶新”凸显粮储监管尴尬》
“徐纯合”及其家人需要一个说法,这个社会更需要一个说法。尊重个体生命权利是社会最后的底线,也是最基本的共识。不要因为“鸵鸟”思维和作风让整个事件更加复杂,透支政府公信。
——《庆安案件,莫让“鸵鸟”思维透支公信》
对于农民而言,作为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他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应当有更大能力去面对市场的风险和潜在的陷阱;但同时,作为一个弱势群体,我们不能完全把防范风险的责任放在他们自我保护意识的提升上,更不是一句轻飘飘的“勿要贪心”告诫所能承担。
——《集资被骗:不是“贪字变成贫”那么简单》
在政策性收储依然肩负重任之时,我们必须千方百计把这件事情办好,防止任何人为因素导致的农民卖粮难问题出现。但同时,必须要有对改革充分的预期和准备,唯有如此才能更好保护农民种粮利益,更好迎接这个改革创新的时代。
——《谨防“新卖粮难”挫伤农民积极性》
眼下虽然查明火灾系“自身行为所致”,但何谓“自身行为所致”?如果不是因为家园遭受了侵犯,如果不是实在别无他途,又岂会用生命做盾牌抵抗强拆?又岂会坐在家里被烧身亡?毫无疑问,当地违法强拆的行为对张纪民的死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平邑事件——“自身行为所致”背后是暴力拆迁》
三农课题
目前,在我国城乡差距较大、人口流动性很强的背景下,婚姻匹配失衡的矛盾正在日益加重。农村婚配失衡是不容忽视也不容耽搁的社会问题。要通过推进农村婚恋平台建设、规范引导农村婚恋观念和行为等“治标”办法,同时结合人口计生政策、婚育行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等方向的改革和努力,“标本兼治”,破解农村婚配失衡。
——《农村婚配失衡问题要标本兼治》
我国农村大部分寄宿生的生活条件条件令人堪忧,普遍存在孤独、无助、迷惘的心理。农村寄宿生的生活和身体心理的“亚健康”状态的形成,有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农村劳动力人口转移、城乡教育资源分配差距等多方面的原因,需要国家、社会、家长和学校共同参与,尽最大努力扭转这种对农村寄宿生成长的不利局面。
——《农村寄宿生的“亚健康”状态令人痛惜》
如果说曾经多少“因贫辍学”的故事带来的更多是悲伤和痛苦的话,那么“因富辍学”的现实更令人感到揪心和矛盾。为何“富有”反倒成为人们求学路上的枷锁?表面上看,这是一个经济命题,但是究其根本,还是新时期社会转型和就业难背景下的“读书无用论”观念在作祟。
——《“因富辍学”已成乡村教育新挑战》
不能一边不让农民烧秸秆,一边又不给他们提供方便、经济的处理渠道;一边对空气污染忧心忡忡,一边却对农民的难处和需求应对乏力;一边高喊着大气污染防控目标,一边却不愿意为农民支付起码的环保成本。这不科学,也不现实,更不公平。
——《秸秆禁烧:多站在农民角度想出路》
农村垃圾治理要把力气花在“里子”上,即农村垃圾治理制度的建立、有效的资金保障和运行模式的探索、村民公共意识的提升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农村垃圾的治理关乎农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关乎美丽乡村和美丽中国建设,关乎我国建成的小康社会是不是全面的小康。
——《宣战农村垃圾:要“面子”更要“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