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能有这么好的收成,多亏了农机帮忙!”年终岁尾,九台区东湖镇羊草沟村农民薛振东盘点这一年的收获时感慨地说。
“2015年的地不太好种,要不是有这些农机就完了!”薛振东说,今年“春脖子”短,为了抢抓农时,他家的玉米全是用“扎眼机”种的,不仅实现了早播种、早出苗,而且玉米长势一直很好。不料,秋收时又赶上多雨,幸亏雇到一台收割机,一天时间就把1.5公顷地收完了。
“大家都趁那几天种地、收地,农机好雇吗?”“好雇。”薛振东说,这几年国家政策好,农民买农机给补贴,村里不少人买了农机。“农机一多,不仅好雇,而且作业费还降了,比雇人干都合适!”
谈及明年的打算,尝到农机作业甜头的薛振东说:“当然都用农机干了,不仅能抢抓农时,而且省时省力又省钱。我腾出手儿来,还能出去打工挣钱!”
“老薛”种地的变迁,只是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据长春市农委农机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长春市深入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2008年至2015年,全市累计投入专项资金3.33亿元,用于农机购置累加补贴、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机械深松整地补贴和购置灌溉机械,极大地提高了农民购置农机的积极性,也有力地促进了长春市农机化快速发展。
2011年以来,长春市积极调动农民购买玉米收获机械、水稻收获机械、免耕播种机械的积极性。仅2015年,全市就新增玉米收获机械2835台、水稻收获机462台、免耕播种机1058台。这些关键环节农机的快速增长,对打开长春市“耕种收”瓶颈环节,促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实现农机化均衡、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提高农机保有量、解决瓶颈环节的同时,长春市还深入开展了深松整地作业,推进了保护性耕作模式,2015年,全市共完成24万公顷深松整地任务,深松深度全部超过30厘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达到24.5万公顷,约占全市玉米播种面积的16%,实现了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双赢。
另外,2013年以来,长春市还在100个示范点实施了万公顷玉米“机艺融合”增产集成技术示范项目;合理利用各种农机,集中进行机械深松整地、免耕精密播种、测土配方施肥、药剂除草、苗期深松施肥、田间管理等农艺流程,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农业向集成化方向发展。
纵观即将过去的“十二五”,长春市农业机械化可谓“动力十足”、发展迅速:截至目前,全市拖拉机拥有量达到20.1万台,比五年前增加6.1万台,增长43.6%;配套机具达到46万台(套),比五年前增加5.6万台(套),增长14%。
“耕种收”等瓶颈环节实现新突破:与五年前相比,机播面积达177.38万公顷,同比增加49.7万公顷,增长39%;机播水平达到88.6%,同比增加13.3%;机收面积超过105.7万公顷,同比增加68.5万公顷,增长184%;机收水平达到53.3%,同比增加31.4%;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8.5%,同比增加13.7%。
农机服务组织发展迅速:截至2015年底,全市原值5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已达1970户,农机作业服务组织2551个,农机专业合作社1848个,全市涌现出一批以农机服务为商业运作模式的创业农民,一家一户经营使用农机的结构正在逐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