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巴彦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偏南,松嫩平原腹地,松花江中游北岸,素有米粮之都、猪甲天下、貂秀关东之美誉。畜牧产业也是巴彦县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
近年来,巴彦县委、县政府立足资源和产业优势,深入实施“畜牧强县”的发展战略。畜牧业已成为巴彦响当当的当家产业和增收产业。
据了解,2014年,全县生猪饲养量达到476万头,自2007年以来,连续获得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的奖励。预计到年末,全县生猪、特种动物和家禽饲养量可分别达到502万头、260万只。巴彦县始终致力于发展畜牧产业、构建产业集群、打造畜牧航母。
用科学化理念引领
2012年,巴彦县委、县政府在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把“强农”作为县域经济四大战略之一,确立了“大粮食、大畜牧、大加工”的发展战略,坚持“强龙头、拓基地、固防线、筑链条、建市场、优服务、推品牌、保安全”的方针,举全县之力推进畜牧产业发展。同时,切实强化领导,建立专题推进机制。巴彦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立县产业领导小组,县级领导带头抓生猪、毛皮动物,明确了各乡镇和部门的主要领导为生猪、特种动物产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建立一套班子抓畜牧、一套政策扶畜牧、一套机制保畜牧、一套机构促畜牧产业的发展格局。严格实行目标管理,确保畜牧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在“强农”的同时,切实加强畜牧养殖环节对生态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坚持把畜牧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立畜牧业与环保工作协调发展的新机制。
用标准化生产规范
近几年,巴彦县把推进标准化生产作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根本,大力实施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加大了生产环节治理力度,从源头上保证了产品质量卫生安全。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和种畜市场秩序,严厉打击了无证经营、非法制售和使用伪禁药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净化了兽药饲料市场,从源头上保证了绿色、无公害和标准化生猪业健康发展。
为尽快实现标准化,提高组织化程度,巴彦县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养殖协会、交易市场和经纪人队伍,通过“统一供种、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合作模式,提高了组织化程度,升级了产品标准,增加了养殖效益。
2015年巴彦县新建和改造生猪规模标准化养殖场16个,毛皮动物标准化养殖场12个。截至目前,全县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标准化生猪养殖场达到140个,年出栏5000头的标准化生猪养殖场88个,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的标准化猪场15个。毛皮动物标准化规模养殖场33个,年饲养肉牛50头以上的标准化养殖场24个,年饲养万只以上的标准化家禽养殖场36个。
用产业化经营提升
引进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按照新县委班子“大粮食、大畜牧、大加工、大产业”的发展战略,把实施产业化经营作为畜牧产业升级和扩张的主要支撑,积极引进扶持大型龙头企业建设和发展。先后引进了金锣、万润、正邦、大北农、七合等国内知名企业。
在培育建设畜牧产业链发展过程中,巴彦坚持走以龙头带基地、以基地促龙头,龙头基地养户协调发展的产业化经营之路,助推畜牧产业快速发展。一是积极培育龙头企业。目前,全县已拥有金锣、七合、大北农、正邦、大江、华强皮草、大东北、丰源、宏恩禽类等养殖加工龙头企业,带动了生猪和毛皮动物产业发展。
用优质化服务保障
巴彦县相继出台了《巴彦县扶持生猪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巴彦县生猪产业建设发展规划》、《关于推进特种动物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鼓励扶持畜牧产业发展的政策,为畜牧产业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加大对饲料和饲料投入品的监管,保证了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以县动物疫病防控中心为龙头,以乡镇畜牧发展中心为骨干,以村级区域服务中心为触角,建全了县、乡、村三级防疫网络,巴彦县已连续10年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病疫情。
为了发挥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在畜牧业现代化管理中的作用、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及充分调动广大畜牧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巴彦县加强了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了畜牧业技术人员聘用制度、推广制度、考评制度、培训制度。
巴彦县坚持畜牧发展,良种先行的指导思路,近年来主要引进美系瘦肉型猪品种,推广三元猪杂交改良模式。猪的人工授精普及率分别达到95%以上,畜禽品种资源不断增加,大大促进全县畜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建设和改造了了大北农、黑山润康、正邦、丰源、海龙、丰乐等种猪场,全县现有部级标准化种猪场1个,省级种猪场5个,种公猪站2个,为生猪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放眼巴彦,在“大粮食、大畜牧、大加工、大产业”和“畜牧产业强县富民”战略的指引下,在龙头产业集群的带领下,巴彦现代畜牧业已步入跨越发展的快车道。未来,巴彦将构建起产业集群、打造成畜牧航母,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绿猪之都”、“中国皮草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