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南18公里、元氏县西北15公里处,有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村,她就是殷村镇故城村,坐落在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汉代常山郡遗址上,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的头衔。“北城根路”“东城根大街”等彰显常山郡历史的仿古文字“指示牌”,张贴在村内各主街道与小巷上。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让故城村往日脏乱的环境“改头换面”,更重要的是,还让沉寂已久的常山古郡文化再度绽放光彩。
走进故城村,南侧常山郡遗址的古城墙映入眼帘。2000年前的城池已经衰败枯萎,城墙却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现在,古城墙只剩下了东、南两段,秦汉风流深藏在一片麦田之下。2005年,南水北调河北段抢救性考古发掘队伍在对常山郡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后,认定这里有着丰厚的汉代文化遗存。2006年,国务院正式公布常山郡遗址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故城村以“打造田园风光、弘扬常山文化、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将村容村貌改造、村民增收致富与古遗迹的保护开发结合起来,打造“环境靓丽、传统继承、绿色生态、宜居舒适”的美丽村庄,村庄特色文化优势凸显,全村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健康文明、富裕殷实的现代生活方式。
建设美丽乡村,让村民生活环境更宜居。时间回溯到上世纪90年代末,那时的故城村道路泥泞不堪,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房屋破败不堪,私搭乱建,杂物满村;卫生脏乱不堪,饮水不安全,垃圾到处扔;院落混乱不堪,连茅圈臭气熏天,鸡狗屎满院;树木小杂不堪,东一棵西一撮,不成形不成材。
为彻底改善“脏、乱、差”的生活环境,故城村集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累计投资千余万元,逐步实现家美、庭院美、厨厕美和村庄美。将主要街道、通村路和田间路全部硬化,小街小巷铺设砖石,进村主路修成仿古汉代一条街,临街空地砌成汉代景观围墙,使悠久历史传承凝固在建筑艺术中。相继建成了村民活动中心、村口文化公园、护城河公园、人民公园、宗祠公园,并建起环村林带,绿化街道、闲散地、公园,营造出庭院深深、绿树荫荫的诗情画意。
发展现代农业,让村民走上富裕路。故城村有耕地面积2200多亩,多年来一直是冬小麦、夏玉米的传统种植模式,农业结构单一,经济收入少,落后面貌长期难以改变。为使村民的钱袋子富起来,该村立足自身实际,加快推动土地流转步伐,大力发展循环高效农业。“土地流转后,我们不仅每年有租金可以拿,还能在家门口打工,既能顾家又能挣钱。”说起现在的生活,在故城国富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打工的村民高兴得合不拢嘴。现如今,该村已引进绿色循环企业5家,发展设施农业和高效养殖,不仅为农户带来每亩“双800”的租金,还带动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实现双份收入。据统计,村内每年在土地流转方面可获收益六七百万元,实现村民增收致富,村内1/3的人都住上了小洋楼,买了小汽车。
谈到今后,殷村镇党委书记刘冠军说:“下一步将加快推进常山郡大遗址保护工程,结合常山文化的挖掘保护,加快设施农业、观光农业的建设步伐,将故城村打造成集古城旅游、休闲观光、特色采摘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示范区。”
特有的文化就是生产力,拥有汉代常山郡遗址,是故城村最为鲜明、独有的特色。为挖掘好、传承好这一特色,该村建起了故城历史民俗博物馆。馆里乡村“文物”“宝贝”都是村民自愿捐赠或出借的,其中引以为傲的“镇馆之宝”是新石器时代石器、汉代陶器。“村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我们不能让这些古文化、古遗迹归于沉寂。”故城村村民梁建贞激动地说。同时,编写出版了《常山郡故城村志》一书,让村民了解掌握常山郡历史、故城村概况。利用汉代舞曲和现代舞曲相结合,编创了具有独特韵味的常山汉代舞、健身舞和战鼓,让人们在休闲娱乐中,既锻炼了身体,又弘扬了传统文化。
如今,故城村以绿色、生态、自然的农业资源为依托,打造融合现代高效农业的生态农业园区,依据自身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历史文化,实现了文化与产业并重协调发展,推动了故城村循环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