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规划转变以及相关技术标准的建立,关键是要加快规划理论的创新和方法技术的突破,构建蓝图、引领发展,指挥农业规划为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和美丽乡村建设排兵布阵。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空间农业规划方法与应用团队”构建的“农业数字沙盘”,即多维信息空间农业规划应用平台,首次在农业区域规划中引入“多维信息论”,主要是为用户提供一套能够便捷交互地进行区域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园区规划、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系统工具,实现广信息、全视角、高仿真、全过程数据共享的园区规划展示和数字化管理。据统计,多维信息空间农业规划应用平台已成功应用于我国8个省13个园区。
据农科院区划研究所“空间农业规划方法与应用团队”相关人员介绍,基于该平台,团队提出了多源数据一体化管理的新方法,搭建中国农业资源数据共享平台,开发全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数据管理决策系统,为我国农业、农村以及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并创建了比例尺1:10000的县域、1:5000的农业园区和1:2000的现代农业企业规划系统模式,以及其相应的互动式触摸演示系统。分别从全区域地形地貌显示功能、现场踏勘功能、规划内容可视化以及其他辅助工具,最大限度地为不同专业背景人员之间提供了互动沟通渠道,为形成切实可落地的规划方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据了解,该平台具有四大特点。
一是4.n维空间规划理念打造规划专家。传统的农业区划是二维静态规划,随着学科发展逐渐向三维空间转变,而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时间调控的属性,四维的时空动态规划也已被众多实践者实现。事实上,农业规划是先期、方向性的指导,一旦实施,不当的规划将导致农业资源的重大浪费和决策的重大失误,这样从理论上就需要出现时空的推演,即五维平行时空规划。该团队打造的规划系统,实现农业资源时空配置的沙盘推演,以虚拟的方式提供若干种可能方案供决策参考,从思路和技术手段上为现代农业规划提供了一种新的探索途径。实现多层次全信息、多方互动的现代农业规划,为不同专业背景人员搭建沟通渠道,从而极大程度地降低了规划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造成的规划折腾。
二是VR(虚拟现实)处理引擎使平面规划成为立体沙盘。在技术开发上,平台综合运用了虚拟仿真技术、多源数据融合技术,使得传统的方案由平面变立体、由静态展示到动态仿真。同时将大量的产业数据、行政信息、基本自然数据等资源按照实际情况分布于三维地形之上。实现多场景分割动态加载,整合场景模型数据、地理信息数据、设计资料数据、GIS(地理信息系统)图层数据,实现平台的可操作、可落地性。
三是物联网成为园区大管家。针对企业级园区规划,建立了智能温室大棚物联网监控系统,可以通过对全三维的虚拟空间所见即所得的读取实时监测的空气质量、温度、PH值(酸碱度)信息,实施浇灌、通风、遮阳等操作,通过系统展示功能可以第三人称视角在园区内、甚至室内棚架中浏览,实现信息服务与资源管理双重功能。
四是“互联网+”展望服务新方向。电子商务是“互联网+农业”的重要内容,但是如何进行农户、企业、消费者之间的有效沟通,打通互联网农村渠道、构建订单型产业链、打造诚信农产品销售渠道、建立实时物流渠道依然是难以解决的大问题。据了解,多维信息空间农业规划应用平台建设的下一步工作重点在于建立云端储存机制以及建设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本着服务市场、发挥企业创新主导作用的理念,计划推出为园区管委会服务的电子商务平台,融通整个产业链的资源、资金和信息,形成生产、加工、物流、市场的完整运作流程,使得整个产业链互利共赢。
吴思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