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农业行情 » 正文

    借鉴欧美,我国农业补贴政策该怎么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14    来源:吕志兰    资讯整理:爱农网    
    导读

    财政对农业给予有效补贴,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取的旨在保护和发展农业的一项重要政策。经过长期探索,我国初步形成了以直



    财政对农业给予有效补贴,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取的旨在保护和发展农业的一项重要政策。经过长期探索,我国初步形成了以直接补贴政策为主体、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为补充、综合服务支持为支撑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农业补贴政策难以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亟需做出调整。

    一、我国农业补贴历史及现状

    (一)我国农业补贴发展历史

    我国财政对农业的补贴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以国营拖拉机站的“机耕定额亏损补贴”形式出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补贴支农政策大体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94年)是现行财政补贴支农政策的形成时期。第二阶段(1994年~2002年),财政补贴支农政策发展时期。第三阶段(2003年至今)是财政补贴支农政策的创新时期。我国农业补贴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

    (二)我国现阶段农业补贴体系



    近年来农业补贴发展趋势

    2015年农业四补贴比率:
    (三)现阶段我国农业补贴特点

    (1)补贴范围的普遍性

    财政对农业生产流通领域的多环节、多类别的补贴,几乎涉及到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全过程。由于补贴面较广、补贴很分散,各环节、各类别上所获得的补贴数额很少财政补贴的作用因此难以集中发挥效能,补贴的效果较差。

    (2)以价格补贴为主,贴息贷款为辅。

       大多数补贴主要用于降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支农服务的收费标准以及农产品购销环节的补贴。这些补贴占财政对农业补贴的比重较大。比如1991~1996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用于粮棉油在流通五一节的补贴达到1866亿元,占整个财
    政补贴总额的50%。这其中绝大部分用于城镇居民的消费补贴,农民只是从中间接获得补贴利益。

    (3)补贴方式的隐蔽性。

       长期以来,财政对农业的补贴方式多采取“暗补”的方式,即财政补贴资金不直接以财政拨入的方式进行,而是通过流通渠道间接地给予补贴。这种方式体现在农业生产中,带有一种补助性质。但这种“补助”并不为大多数生产者所知晓,对生
    产的直接刺激力度不大,且容易流失。

    (四)我国农业补贴政策中的问题探析

    (1)管理体制运行不畅,补贴成本高。关于农业补贴的政策,主要涉及财政、农业、外经贸、粮食、民政和银行等部门,因政出多门,协调困难,交易成本高,时滞长,加之部门本位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和寻租活动的影响,降低农业补贴
    的效率。

    (2)补贴方式不够科学。 我国财政对农业的补贴多采用“暗补” 方式, 通过流通渠道间接地给予。长期以来,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每年仅用于粮油等在流通环节上补贴几乎就占有整个财政补贴总额的50%,而这其中绝大部分用于城镇居民的消费补贴,农民从中间间接地获得补贴利益。

    (3)补贴结构不合理。分析整个农业补贴额的构成可以看到,我国大量财政补贴用于弥合购销差价、降低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以及贴息贷款等方面,对于农业教育、农业技术推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组织结构等方面补贴很少,而这方面却正是改造传统农业,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关键所在。

    (4)有效监管不足。 我国现行农业补贴政策缺乏有效的监管,国家缺乏对补贴资金到位状况的监督保障, 国家财政对农业的补贴和投入往往有30%不能及时到位或根本就不能到位,被短期或长期移作它用,补贴资金流失严重;在微观上表现为财政缺乏对农业补贴立项预算、审核和效益跟踪管理。

    (5)对环境关注欠缺。农业补贴政策过度强调对粮食生产激励作用,对资源环境保护关注较少。为了保障粮食自给,我国农业补贴政策过度强调了对农业生产的激励作用,大多数农业补贴政策并未考虑其环境影响。

     
    (文/爱农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爱农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13173.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