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城关镇吴家沟和史家沟村,原本是两个村容村貌破旧脏乱、经济收入较少的贫困村。2012年甘肃省委启动“双联”行动后,吴家沟和史家沟成为陇南市委组织部的联系村。开展帮扶后,陇南市委组织部专门邀请专业人士一起对这两个村庄进行了深入考察和重新设计规划:村内原来坎坷泥泞的土路全部被硬化,房屋全部粉刷一新,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房前屋后及河道里乱堆的垃圾和到处飞舞的苍蝇也不见了,变成了小桥流水的乡村美景。昔日破破烂烂的贫困村,一下子就变成了远近知名的美丽乡村。
“这些村子要发生根本性变化,光有美丽的‘容颜’还不行,还要有不竭的发展活力,这离不开人的努力,特别是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自己的智慧和奋斗。为此,我们必须要帮他们发展适合的富民产业,吸引人才留下来,做大做强产业,为整个村子的未来找到立足点和支撑点。”崔景瑜说。
吴家沟的妇女一直有搞刺绣的传统,但多年以来,村民的刺绣作品一直没有实现商品化,陇南市委组织部联系帮扶吴家沟村后,决定扶持群众发展刺绣加工销售,用产业发展吸引农民党员和群众留在农村创业,从而促进产业和党建融合推进。
“在市委组织部的协调帮助下,去年11月27日,我们筹资60.9万元,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康县万锦手工刺绣有限公司,引导刺绣产品化、商品化,带动贫困群众抱团发展。”吴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吴清周说,截至目前,公司已经集中推出了两批村民手工刺绣作品,第一批收入达8万元,第二批达到14万元。
发生在吴家沟和史家沟的变化,仅是陇南市整合资源,优化发展模式,放大“双联”促扶贫的效应,实施“产业富民”活动的一个剪影。崔景瑜说,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示范村的优势主导产业,陇南市积极整合资源,精心谋划实施了一批产业扶持项目。各县区整合相关职能部门的项目资金达6000多万元,重点用于培优扶强已成功运营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一批农村科技带头人创业致富,探索打造基层组织带领群众创新、创业的典型样板。
在“产业富民”示范村创建中,陇南市借助政府帮扶和市场运作的效应,不仅培育壮大了示范村的富民增收优势产业,还促使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显著增强,基层党建基础不断夯实。
在宕昌县哈达铺镇召藏村,当地在强化村级班子引领能力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民组建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加强产业培育。哈达铺镇党委书记张靖邦说,在“产业富民”示范村创建中,召藏村在种植羌活100亩的基础上,扩大与中天药业等农业龙头企业的合作,发展订单农业,创建形成了“支部+协会+企业”的产业化经营体系,使种植总面积达到了400亩。同时,村里还依托专业合作社,实现与市场对接,带动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建成了100亩集中连片的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
陇南市委组织部的同志介绍说,在示范村创建中,陇南采取“农业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和“村党支部+农业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农户以土地或资金入股、经营权流转或农企(社)合作等形式,实现了基层组织与产业发展的互融共促。通过实施“产业富民”工程,陇南初步打造形成了“支部+协会+企业”的服务体系,培育出了一批服务农村发展、服务扶贫开发、服务农民群众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标兵。
“产业富民”示范村的创建,不仅留住了村里的干部、留住了农民党员、留住了本土人才,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而且很好地解决了农村“空心化”带来的一些难题
通过“产业富民”示范村的创建,陇南市的50个示范村一村一品或一村数品的产业格局初步建立,产业附加值得到有效提升,示范村群众的收入显著增加。据初步统计测算,50个示范村群众的人均收入年内可达到1万元,最低的年收入可达8000元,最高的可达3万元。
“产业富民”示范村的创建,吸引了大批外出务工群众回流,在家门口就业、创业,从事农村电商、旅游服务、苗木繁育、生态养殖、中药材收购加工等产业。康县凤凰谷村村民史德义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史德义原本一直在深圳打工,受“产业富民”工程的吸引,他果断回乡创业,如今,他已成为康县凤凰谷村旅游公司的总经理。他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经带动20多名农村妇女返村从事餐饮服务业,有效解决了妇女外出务工带来的家庭问题,也探索出了“空心化”农村改革和扶贫融合推进的成功经验。
记者在陇南调研采访时了解到,示范村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已建成旅游服务企业、工矿企业、农业龙头企业29个,建成蔬菜种植、食用菌栽培、育苗繁育、林果种植、烤烟种植、中药种植、茶叶种植、生态养殖基地60多个,基地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效益显著提升,吸纳当地劳动力近2万余人。
“陇南市开展的‘产业富民’示范村创建活动,从势头看是好的,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值得肯定的是,他们充分发挥组织部门优势,着眼于为全省农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农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提供组织保障,积极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党建服务发展的管用路子。”吴德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