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热潮下,越来越多互联网企业开始“试水”农村金融领域。面对万亿市场潜力,农村互联网金融目前在信息对等、风险控制等领域面临不少挑战。
进村入户方兴未艾
“这个网贷很好,我半个小时就募集到了200万元的海产品项目发展资金!”8月6日,广西防城港市东兴镇松柏村海鲜大户黄恩胜说。受益于P2P网络借贷平台,黄恩胜仅用半个小时就募集到200万元的发展资金,他和十几位乡亲筹划的边境海鲜生意项目投资资金有了着落。
近年,农村互联网金融不断探索、创新,突破传统的农村金融模式。比如,阿里巴巴、京东、一亩田集团等企业向农村地区投入开发项目和资金。
专家认为,农村将会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全新市场。相比传统农村金融,互联网金融的“互补点”明显,互联网金融具有可发挥门槛低、效率高等优势。同时,将相关服务切入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以缓解金融需求与供给不匹配间的矛盾,有效提高金融配置效率;在客户服务多样化和个性化方面,互联网金融在农村有优势。
潜力无限挑战严峻
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金融在传统的金融供给与需求的平衡间,提供了成长性和革命性的巨大空间。“三农”领域大量的金融需求如果得到一定释放,必将是一个市场“蓝海”,但发展面临挑战。
一是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北京一亩田集团负责人邓锦宏指出,因为农村家庭资产信息化程度低,金融机构很难判断农户家庭的真实收入及其实际资金的消耗情况,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金融部门难以放心给农户借贷。同时,在不同的市场、不同的农村,同样的一栋房、一亩地的价值千差万别,目前没有专业机构及评估标准对农户资产进行有效的准确评估。二是农业生产和交易的不确定性较高,导致坏账率风险高。三是金融基础设施弱。四是监管尚不完善。专家认为,目前互联网金融领域不同程度存在金融监管缺位问题。
防控风险释放活力
有业内人士认为,面对市场机遇,未来需要健全机制,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开放,以实际举措防控风险,并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为农村互联网金融实现高效发展保驾护航。
首先,建立系统性的“三农”互联网金融体系。专家指出,单一的政策解决不了农村的金融问题,应建立一个符合农业特点、农村实际和农民需求的金融服务体系。
其次,加快市场导向的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发展农村互联网金融,最为重要的是市场开放。”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建议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开放,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村,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为农民提供新型金融服务;鼓励传统电商在为农村提供商品服务的同时,加快农村互联网金融的产品创新、模式创新。”
另外,要完善资产评估机制和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和风险预警。专家建议,在全面开展土地的确权登记颁证的同时,探索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形成机制和土地上农作物价格评估机制。通过立法规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厘清互联网金融发展涉及的主体地位、业务范畴、发展方向、监管体制机制等问题,系统构建相关的配套法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