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深山区 服务红土地
——湖北黄冈职业技术学院老区扶贫记
湖北省黄冈市是大别山片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全市11个县市中有5个国家级贫困县,1个省级贫困县。按照新一轮扶贫标准,全市尚有贫困人口102.8万,占农业人口的18.9%;贫困村892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21%。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组建于1999年7月,自建院伊始就扎根老区红土地、献身红土地,将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对象。进入新世纪后,黄冈职院结合基本市情,积极发挥学校在农业、生物、建筑方面的人才和技术优势,投身老区扶贫开发第一线,于2008年起全面实施“与十县对接、与百村共建、与千企合作、促万户致富”的“十百千万”社会服务工程。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黄冈职院通过与县、村、企、农户“四层对接”,构建了多层次、立体式技术技能型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在促进黄冈革命老区扶贫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实施校县对接
王东明是黄冈职院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的负责人,长期以来坚持到生产一线为黄冈市茶农指导茶叶种植与加工技术,被茶农尊称为“茶博士”。茶农们说,有王教授指导,现在靠几片“叶子”,吃饭、穿衣、孩子上学都解决了。
最近,王东明又到红安、英山、团风、黄梅等地区指导茶农生产,他是黄冈职院众多专业教师为“三农”服务的代表之一。
如何缩短大学、教授与产业的距离?黄冈职院“土生土长”的专家们给出答案,他们带领团队进农村、到社区、下企业,打开了通向产业的捷径。
有机茶、巴河藕深加工、信息技术、旅游产业开发、机械插秧技术等标志性成果,带动了5个产业发展,惠及数千万农民。以项目为纽带,黄冈职院将专业建设和区域产业串在了一起。
从2006年起,黄冈职院根据黄冈所辖各县市区产业发展特点,先后确定10个重点专业与10个县市区的10个重点产业对接,走出了一条“围绕一个带头人,带领一个创新团队,支撑一个优势专业,带动一个富民产业”的科技服务新模式,促进各区县产业发展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以科技下乡为纽带,校村共建示范点
“蹲一个点,带一个片,包一条线”,是黄冈职院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指导102个共建村建立农业生产科技示范基地的好办法,通过共建村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黄冈新农村建设。
作为科技部、湖北省农业厅、科技厅在黄冈实施科技开发扶贫计划的技术依托单位,学校先后派出近百名专业教师组建科技服务团队,以服务于整村推进为目标,走上科技开发扶贫第一线,实施“进村入户,结对扶贫”,将课堂延伸到了新农村建设的田间地头。
在新农村示范点建设过程中,黄冈职院针对农业大市的特点,积极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同时,又结合黄冈经济社会建设发展需要,先后立项42项省、市、院级专项科研课题,以科研项目的形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其中,“黄冈市旅游产业定位与开发研究”,“黄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研究”等项目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都无偿地提供给相关职能部门和相关县镇村,从不同的角度为黄冈新农村建设和老区开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黄冈职院开展的以送科技下乡为纽带的校村共建活动中,教师受锻炼,群众得实惠,农村建设有新起色,赢得了村民和地方政府的广泛好评。在10个共建重点村中,黄梅县张塘村、浠水县长江村、黄梅县刘岳村入选2011年黄冈“十大最美乡村”。
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带动老区群众致富
革命老区经济欠发达,人才紧缺,特别是“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技能型创业人才极为缺乏,制约着老区的发展。
为此,黄冈职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以人才培养为核心,致力发展订单教育,即企业通过下达人才培养“订单”,并派骨干力量参与人才培养,投资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以组建订单班的方式定向培养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订单班学生毕业后,成为企业“用得上,留得住,有作为”的人才,较好地解决了黄冈大别山革命老区企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15年来,学校共培养毕业生48858人,超过50%的毕业生留在本地就业。利用建在学校的省农业创业人才培训基地,培养了3578名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完成各种技术培训达20万人次,推广实用技术146项,不仅为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提供了条件,而且3万多名学员成长为科技致富带头人和现代职业农民。
这些带头人遍布老区广大乡村,在传统耕作农业的基础上有了创业的行动,或成为种、养专业户,或办起农产品加工厂,或在择业上实现顺利向城镇转移。
此外,黄冈职院和企业共建立607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其中有16个“厂中校”式实训基地。学生在基地顶岗实习,专业实践技能显著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季节性用工需求。学校通过为企业提供人才与技术服务,从多个方面推动老区企业走上良性发展道路,在带动当地村民致富方面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