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深夜,在云阳县人和街道,重庆蜂谷美地生态养蜂有限公司董事长夏晓华还在挨个检查蜂箱。“武隆有个客户晚上9点多在网上订了100个蜂箱,明天一早就要发过去。”
100套蜂箱,价值不过1万多元,对于年产值3000多万的蜂谷美地来说,实在是“九牛一毛”,何须夏晓华亲自过问?
“钱是不多,目前电商渠道每年仅给公司带来200多万元的销售收入。但传统农业‘触电’是重要趋势。对我们来说,每一笔销售都是学习机会。”夏晓华说。
“试水”电商带来惊喜
一直以来,蜂谷美地的销售都是走依靠门市铺货的传统路子,公司每年产值的90%以上都来源于此。
但这种方式却需要付高额的“进场费”。
夏晓华说,公司最主要的销售渠道是一家规模较大的连锁药店,该店每个门店的进场费是一个单品3000多元,公司有20多个单品,100家门店仅进场费就高达600多万元,这还不包括销售后的“扣点”等费用。
2013年,蜂谷美地开始“试水”电商平台,淘宝开店仅1个多月后,夏晓华就接到了丰都一名蜂农3000套蜂箱的订单。
他发现,互联网的产品流通方式是由生产者直接到客户,这不仅降低了营销成本,也创造了新的销售机会。“我们的蜂箱过去只是云阳本地的蜂农在使用,不靠电商,武隆、丰都等地的蜂农一般不会来购买。”
在云阳,通过互联网找到新商机的,还有杨雪梅和她的重庆芸山农业有限公司。去年,通过电商,该公司同英国伦敦一公司签下价值20万英镑的菊花产品订单,“阳菊”成为渝东北片区首个实现出口的农副产品。
杨雪梅介绍,过去,虽然“阳菊”年销售额达3000多万元,但由于市场上菊花产品较多,“阳菊”品牌并没有明显优势。发展电商渠道后,互联网带来了大量新商机。
逐鹿“新战场”带来的改变
3月31日,在蜂谷美地办公楼旁,一栋新的厂房正在建设。
“这里会建成一个国内最先进的蜂蜜醇化系统,从蜂蜜采集到储存发货的全过程都将被影像记录。我们还正在开发以公司产品品牌‘蜂灵子’命名的手机APP,消费者只需要在手机安装该APP,就能够在线观看所有生产环节。”夏晓华说,这是为了建立一条透明供应链体系,让消费者购买更放心。
但这并不容易。
夏晓华发现,如今,有不少生鲜食品外包装上贴有二维码,扫描后可以看到这个产品在哪里耕种、何时采摘、保质日期等。但在他看来,这样的“二维码”还不足以支撑起“透明供应链体系”,因为“谁保证扫描出来的信息是100%真的?”
他的担心并非多余。云阳县商务局负责人认为,新媒体将是农产品营销的新战场。但传统农业的共性是地域性强、季节性强、产品的标准化程度低、生产者分散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是传统农业“触电”成败的关键。
该负责人表示,互联网的病毒式传播能够解决农产品知名度的问题,而诸多快递公司的出现,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客户购买不方便的问题,但要让大家吃得放心,则需要传统农业自身做出改变。
同样,杨雪梅的芸山农业也正在致力于建立产品可追溯系统。该公司将每一批次“阳菊”产品都进行了留样,每一份样品至少保存3年,这样产品有问题就能追溯到源头。他们还计划与种植专业合作社一起建立“阳菊”线下体验点,邀请消费者进行实地体验,了解产品种植、采收、加工的全过程,并拍照、录像上传到网店。
传统农业“触电”最后1公里是关键
其实,要真正逐鹿“新战场”,并抢占先机,传统农业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如今,在云阳,像蜂谷美地和芸山农业这样试水“电商”的农业企业不在少数,但物流包装难题、标准化不一、附加值低等都困扰着它们“触电”的进程。
夏晓华介绍,他们生产的蜂蜜等产品,要在零下5℃的环境中保存和运输,才能保障品质,但在目前只有天猫物流、顺丰冷链物流能解决这一难题,且物流成本较高。”
物流的问题,同样困扰着“阳菊”“触电”。“我们的产品需要一个相对干燥的保存和运输环境,但现在的物流很难保障。”杨雪梅介绍,网购“阳菊”的消费者投诉最多的就是产品受潮。
据电商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我国电商行业的典型物流配送模式主要有自建物流模式,如京东商城;还有第三方物流模式,如淘宝卖家使用的“四通一达”等快递公司。
然而,无论是哪种物流方式,都没有解决农产品电商,尤其是生鲜电商最需要的冷链,而这恰恰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冷链不仅仅需要建库房,同时还必须要有冷藏与冷冻的混合配送车辆冷藏周转箱及恒温设备,以及末端宅配冷藏配送工具,否则再好的商品,送到客户那里都会成“问题商品”。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大部分还没有能力去做“最后1公里”的配送。
该人士认为,只有整合了冷链公路货运、冷链中转中心、城市冷链配送公司、落地配送公司等多种物流资源,解决农产品电商跨区销售难、生鲜电商商品保鲜难的问题,被誉为最后的“电商蓝海”的农产品电商,或许才能迎来真正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