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国内农业 » 正文

    海东:新型“智慧农业”丰富城市菜篮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3-20    资讯整理:爱农网    
    导读

      被誉为青海小江南的海东市循化盆地,田畴平阔,绿意醉人,黄河臂弯里新孕育出的海东黄河彩篮现代菜篮子生产示范基地,让城市居民看到了又一希冀。

      被誉为“青海小江南”的海东市循化盆地,田畴平阔,绿意醉人,黄河臂弯里新孕育出的海东“黄河彩篮”现代菜篮子生产示范基地,让城市居民看到了又一希冀。

    走进基地的大棚和玻璃温室,看到种菜不用一寸土,浇水施肥“打点滴”,黄瓜亩产可达2万多公斤,不仅让人对农业和农民有了全新认识,更使人感受到安全绿色的高原现代农业的朝阳正在黄河谷地喷薄而出。

    打造全省菜篮子工程的样板


    基地的诞生,缘自省委、省政府的决策。2013年6月,全省“菜篮子”建设座谈会召开,决定把我省黄河流域作为下一步发展现代农业及菜篮子建设的重要地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带,保障全省“菜篮子”市场供给。

    海东市委、市政府贯彻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意图,在黄河两岸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查汗都斯乡、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镇,总规划面积3000余公顷,一期用地面积998公顷的广阔土地上,着手建设海东“黄河彩篮”现代菜篮子生产示范基地。

    这里日照时间长,土地宽阔肥沃,空气、土壤、水质洁净,群众有果蔬种植、牛羊养殖的悠久传统,是生产天然、绿色农畜产品的绝佳地域。

    “拥有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基地能够做到集果蔬种植、畜牧养殖、冷水渔业以及观光农业于一体。”海东市市长张晓容说,“我们要建设一个代表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农业科技生产示范基地,使之成为全省菜篮子工程的样板,并为全省其他地方提供可资借鉴和复制的生产模式。”

    时不我待。自2014年5月至12月底,基地完成建设投资3.91亿元,已建设日光节能温室530栋、拱棚75栋、智能温室2万平方米,基础设施、露地蔬菜、经济林、养殖示范区的建设也全面推进,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投入运行。

    物联网与精准农业的完美结合

    走进基地的“水肥控制中心”, 9个巨型肥液桶一字排开,工作人员身穿白大褂,在“水肥一体化控制器”的键盘上操作着。

    “这是基地的核心部分,几百个大棚所需的水和肥料都靠这里输送。”海东绿港现代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文鸿介绍说。

    在中心工作的大学业生祁桂梅来自农民家庭,她告诉记者:“农村浇水时要挽起裤腿,穿上雨靴,身上还溅满了泥,既费时又费力。而这里工作环境干净卫生, 2名工作人员可以同时为100亩—500亩温棚浇水、施肥。”

    现代农业的两大标志——物联网农业和精准农业在基地实现了完美结合。李文鸿告诉我们,这套从以色列引进的节水滴灌和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通过小型气象站获取气象数据,然后根据作物的外部光照、蒸腾量、作物的种类、生长阶段来准确补水补肥。未被作物吸收的水肥通过管道回收,消毒后再次利用。

    “采用这套系统,不仅可以节约水肥总量的70%,而且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李文鸿说。

    来到日光节能温室和玻璃智能温室,举目四望,看不到一寸裸露的土地。这里的作物都生长在椰糠袋中,一个个滴箭把水肥精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

    李文鸿告诉我们:“蔬菜的大部分病虫害来自土壤和水源,椰糠和水肥都经过了消毒,大大减少了病虫害发生的几率,这为生产绿色、无公害蔬菜打下了基础。”

    不仅如此,基地的玻璃智能温室全部引进荷兰技术,日光温室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墙体、骨架材料和保温、通风技术。种子采用世界知名品牌荷兰瑞克斯旺的新品种,并以自动化、规模化、工厂化模式育苗。新型“智慧农业”的生产管理模式,更让整个基地全面实现网络自动化控制,在农业物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标准化生产方面实现突破。

    “新品种、新设施、新技术的采用,使基地实现高成本投入,低成本运行,低强度劳动,高效益产出。”海东市农牧局副局长保秀萍说,“基地温室的使用寿命和单位面积产量都在老式土棚的6倍以上。基地一期建设完成后,预计蔬菜年产量可达3.17万吨,年产值达1.81亿元,纯利润达1.15亿元。”

     大学生“变身”新型职业农民

    在海东“黄河彩篮”现代菜篮子生产示范基地,有一群肯吃苦、有文化、有闯劲的大学生。对他们而言,基地就是创业的乐土,就是一所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大学。

    28岁的徐祥东是个“西宁娃”。2014年5月,包括他在内的48名“80后”、“90后”大学生被招聘到基地,踏上了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之路。他们的到来,为海东现代农业注入了新鲜血液。

    大学生们被派往江苏,接受植保、育苗、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等专业的培训。

    回到基地后,一些大学生与基地内的海东绿港现代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合同,承包经营60多个大棚、2万平方米玻璃智能温室。

    “基地就是一座条件优越的现代农业大学,不仅为我们提供基本的生产资料,还有中外专家手把手地指导,而且平均每人有一座实际操作的大棚。”大学生李树宏说,“这令其他农业园区的大学生们羡慕不已。”

    基地为大学生们开设了食堂,为了丰富他们的生活,还建有乒乓球室、篮球场等文体设施,无线网络覆盖了生活区。大学生夫妇住进了“夫妻房”,而200套公租房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

    海东市市长张晓容说:“我们要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为海东现代农业留住人才。”

    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给了大学生们创业的动力,对现代农业的兴趣也日益浓厚。“一个大棚里的苗子有1400棵之多,只要其中有一棵枯萎或者死了,我都会感到特别难受。”25岁的刘志红说,“照顾它们,让我体会到了母亲对孩子的那种情感。”

    进基地之初,多数大学生从未接触过现代农业。如今,他们熟练地掌握了病虫害防治、温棚日常管理、设备维修等现代农业技术,活跃在基地的各个部门。

    他们中,有带头承包大棚创业的李树宏,有夫妻二人共同奋斗的刘志红、王明星,有能够为整个基地培育种苗的严兆文,有“蔬菜医生”藏族大学生欧项旦巴……这些80后、90后大学生脚踏实地,勇于创业,醉心于现代农业科技的学习,他们已成为基地的主力军和顶梁柱。

            来源: 青海日报  转自:新华网
     
    (文/爱农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爱农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12285.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