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国内农业 » 正文

    甘肃武山:“双联”让一个贫困村变成“明星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2-16    资讯整理:爱农网    
    导读

      新年将至,再回北顺。天空飘着小雪,好似一件洁白的轻纱。农家的罐罐茶正沸腾,香气四溢。外出打工的人们回村过年了,他们衣着鲜艳,有的还开上了

      新年将至,再回北顺。天空飘着小雪,好似一件洁白的轻纱。农家的罐罐茶正沸腾,香气四溢。外出打工的人们回村过年了,他们衣着鲜艳,有的还开上了小轿车,挂着全国各地的牌照。冬暖棚里,黄瓜郁郁葱葱,进棚一会儿就能摘出一大捆鲜嫩的黄瓜。

    甘肃省武山县马力镇北顺村,大西北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仅仅3年,从一个人均收入3000多元的穷村,变成了人均收入过万的富村。村民富了,村子美了,干群关系和谐了,北顺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这一切,得益于甘肃省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因地制宜,“种养加”结合

    村民收入过万了


    北顺村有4个自然村,共有663户、3200多人。今年77岁的包家树,上世纪80年代担任北顺村的村支书。他说,过去的北顺村穷得丁当响,“吃饭靠小麦,用钱靠韭菜”。农民种植小麦,忙乎一年,就混点口粮,只能靠割韭菜赚点零花钱。贫困发生率高,有100多户属于赤贫。

    2012年初,甘肃省在全省开展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贫困户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干部进村入户,结对子精准帮扶特困户。

    要想富,第一要务是找到合适的富民产业。双联干部来到北顺,把制定产业规划列为头等大事。武山是全国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县,北顺村的阳光、土壤条件也很适合蔬菜种植,大棚蔬菜被确定为北顺村的主导产业。经过土地流转置换,北顺蔬菜产业园诞生了。

    连接武山和漳县的武漳公路穿村而过。沿公路西行,放眼望去,路两侧蔬菜大棚鳞次栉比。洪双林的儿媳陈红花热情地邀请记者品尝新摘下来的无公害大棚黄瓜,“黄瓜是在南瓜根上嫁接出来的,一亩棚一年能收七八千斤;春节前后价格最好,一斤能卖两块钱。”洪双林乐呵呵地说,这两年依靠大棚蔬菜,加上儿子儿媳打工收入,他们家盖了新房还买了车。

    3年来,双联单位帮助北顺村民协调贷款,培训种植技术,修缮、新建蔬菜大棚。修建改良日光温室775座、简易温棚300座,引进优良蔬菜品种13个,注册“红民”“北顺”两个蔬菜品牌,其中“北顺”黄瓜通过无公害蔬菜认证。目前北顺村蔬菜种植面积达2500亩,总产值1200多万元,蔬菜收入占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超过80%。

    “蔬菜主导,多业并举”。北顺村根据各自然村的实际情况,还发展养殖、加工、林果和劳务输出等产业。2011年,北顺村人均收入仅3260元;2014年村民人均纯收入11988元,翻了两番。

      设施更完善,村容更整洁

    生活服务便利了


    北顺村哪座建筑最漂亮?村民的回答惊人的相似:北顺幼儿园。幼儿园被村里人称为“小红帽城堡”:碧绿的地毯、七彩的跑道、蹦蹦床、荡椅,让人不敢相信这是一个“村级”幼儿园。

    园长周芳萍曾在武山县幼儿园当过老师,“虽是村级幼儿园,但硬件设施可以跟大城市的幼儿园媲美。”周芳萍介绍,幼儿园占地15亩,可容纳600多名幼儿就读。不仅北顺村,周边的余安、王沟、柴庄、苗丰村及邻近的漳县新寺镇村民也把孩子送过来。

    村委会旁边,村卫生所也建了起来,上下两层,290平方米。村医洪满定告诉记者,卫生所以中医药诊疗为主,费用较低,每天大概接诊十来个村民,“小病小痛在村里就能解决”。此外,北顺九年制学校的教学条件也大大改善,北九文化健身广场、乡村舞台、农民书画交流中心、便民超市、农资服务点、金融服务点也陆续投入使用。

    3年来,在双联单位的支持下,北顺村新建机井2口,建设安装16公里饮水管道,全村591户群众用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改造了农村电网,家居和大棚用电有了保障,村庄亮化不仅让村巷街道有了45个照明灯,还装了100盏太阳能路灯;新修了排水工程,村内巷道全部硬化,村民雨天出行告别了“深一脚浅一脚”;对危旧墙进行改造,建成了王沟堤防,开挖、修葺了两条泄洪渠道,有力保障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双联单位还协调资金,为北顺村建起了100户新农宅,安排偏远自然村的农户分期搬出深山、入住新居;北九、北顺自然村的415户危旧房也改造成了砖木结构的新农舍。

    马力镇党委书记张雨果说,昔日贫困的北顺村,“双联”之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涉及基本生活的“水电灯路居”已实现全覆盖,服务村民的“医商保幼学”有了依托,生态生活环境的“环卫娱坝渠”样样有了保障,一个“小康村”的雏形已经形成。

      强化班子,带富村民

    干群关系改善了

    武山有一句民谚,“驴闲了啃树,人闲了生事。”以往,逢年过节,北顺村民的主要活动是喝酒、打麻将,一言不合,就吵起来,甚至大打出手。可是近年来,求上进、求致富成了北顺人的共同心愿。忙着种大棚、搞养殖、办加工厂,村里再也看不到“闲人”。

    通常,村级基层党组织叫“党支部”,但北顺村却成立了“北顺村党委”。党委书记刘天绪介绍,“双联”开始时,北顺村有党员96名,加上驻村党员干部,超过100名。为扎实做好双联富民工作,经上级党委批准,北顺村成立了村党委。经过培养纳新,现在村党委共有党员114名。

    刘天绪告诉记者,在双联单位的指导下,北顺村着力创建“服务型党委”,把村里的蔬菜种植能手、致富带富标兵吸纳进村“两委”班子,在蔬菜园区和3个自然村各设立了一个党支部,帮助带动村民发展富民产业。村党委还组织村民远赴携手共建的福建泉州蓉中村观摩交流,学习通过发展小微企业“白手起家”奔小康的经验。

    北顺村党员干部自觉发挥先锋引领作用。村里要发展新型日光温室、引进蔬菜新品种,村民不敢“尝鲜”,党员干部就先行先试,试验成功了再在全村推广。无论谁家需要技术帮扶,党员干部都积极伸出援手。

    刘天绪说,以前穷的时候,到村民家里去开展工作,很多村民都是爱搭不理。可最近几年,村民富了,心气儿也“顺”了,村民老远就会热情地打招呼,邀请干部到家里吃油饼、喝罐罐茶,每年还有大量年轻人申请入党。

    去年年底,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到北顺村调研。村里的“文化人”写打油诗相赠:“联村联户近三年,北顺人民换新颜。南北铺面商企贸,各干其事不能闲。村庄田间路硬化,住宅新颖楼房连。村东学校幼儿园,孩子念书无挂牵。干部团结新表现,党群关系鱼水连。人均收入已上万,小康目标定实现。”
     
    (文/爱农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爱农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12128.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