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农业建设的加速推进,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群体正日益壮大。记者8日从娄底召开的湖南全省农业农村工作座谈会上获悉,目前湖南正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制度,已在醴陵、平江、石门、吉首4县市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整县推进试点,近千名新型职业农民已认定发证。按计划,湖南力争到2017年全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达10万人。
近年来,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土地,转移到城镇。今后“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成为现代农业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出席当日会议的湖南省副省长张硕辅表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多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绝不是把农民从农业中剥离出来,在解决‘谁来种地’的多种路径中,最有效的就是培养出千千万万的新型职业农民。”在张硕辅看来,一般而言,新型职业农民应至少具备三大特征,一是要成为市场主体;二是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把务农作为职业,而且后继有人;三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现代理念,不仅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而且对生态、环境、社会承担责任。
张硕辅表示,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关键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如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培育新的种地人;制定以土地流转等集聚资源要素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扶持政策,促进土地资源向新型职业农民集中,使愿意种地的人获得更多的土地经营权。同时加大财政、金融、用地、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等。
据悉,今年以来,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方面,湖南除实施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认定工作外,还开展了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示范创建,目前该省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家庭农场已有1243家,承租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发展到14万余户,农民合作社发展到2885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