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主持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时强调,新型城镇化是关系现代化全局的大战略,是最大的结构调整,事关几亿人生活的改善。
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正在全国62个地方开展试点。下一阶段试点地区的重点工作是什么?如何有效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切入点、着力点?这次座谈会再次释放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效信号。
新型城镇化是最大的结构调整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在中国经济加快转型的进程中,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将成为强大引擎。
“新型城镇化是未来我国调结构的主战场,是一石多鸟、一举多得的重要发展战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说。他认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从短期看,有利于拉动当期需求,顶住经济下行压力;从中长期看,有助于改善经济发展基础、优化居民扩大消费的环境,进而推动中国经济结构和城乡区域结构的优化,以及相关体制机制的完善。
中国城镇化正处于一个重要关口。一方面,虽然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城镇化水平普遍不高,城镇化发展质量不高、粗放扩张的老路已经走不通了。
专家指出,从长远看,亿万农民通过转移就业提高收入,通过转为市民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使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这将进一步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以“三个1亿人”为切入点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这次座谈会进一步描绘了解决城镇化关键问题的蓝图: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不能让他们“悬在半空”;促进约1亿人居住的各类棚户区和城中村加快改造,让困难群众早日“出棚进楼”、安居乐业;促进约1亿人在中西部就近城镇化,逐步减少大规模人口“候鸟式”迁徙。
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等突出问题。专家认为,将“三个1亿人”作为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切入点,切中要害。
当前,户籍改革已迈出重要步伐。随着《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的公布,我国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籍管理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环所副所长李佐军认为,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面临的主要障碍就是户籍、就业、福利保障等城乡差别权益制度。要以推进这次户籍制度改革为契机,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产权制度、价格制度、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福利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等,使亿万农民分享现代文明,一起实现“中国梦”。
用好改革创新“开山斧”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改革为统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加强制度顶层设计,尊重市场规律,统筹推进人口管理、土地管理、财税金融、城镇住房、行政管理、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
李佐军指出,要想真正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如果不进行制度改革和创新,新型城镇化可能还会回到过去那种城镇化发展道路和模式上去。”
这次座谈会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地区提出进一步推进重点改革,包括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等。
改革首先要解决新型城镇化“钱从何处来”的问题。“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需要政府、企业及个人共同参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辜胜阻说,地方政府要逐步提高农民工市民化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解决基本公共服务问题,企业则应提高农民工工资待遇和福利。
在投融资改革方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市政债应是最有潜力的城镇化融资方式之一。他指出,从国际经验看,市政债可以让政府的投融资活动接受市场的检验,而让市场定价也有利于提升市政建设本身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