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兵团的农田里,你几乎看不到一道明渠。无论是枣园、大棚、还是棉花地,全部采用滴灌技术,实行节水灌溉。“团里把管道安好,职工只需要买滴灌带。”一师十团职工何入贵告诉记者,滴灌除了节水,还可以实现水肥一体化,直接把作物所需要的肥料随水均匀地输送到植株的根部,让作物“细酌慢饮”,大幅度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目前,我们有100多万亩果园采用滴灌技术,是全国最大的果树节水灌溉示范区。”兵团农业局副局长刘学说,“也可以说,是资源的短板,‘逼’出了兵团现代化的精准农业。”
事实上,在兵团现今的精准农业中,精准灌溉只是其中一项技术。兵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兵团科研人员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已经形成了精准种子、精准播种、精准灌溉、精准施肥、精准收获和田间作物生长及环境动态监测等6项精准农业技术,并大面积应用于棉花生产。
一师十团六连连长邵连杰告诉记者,他负责管理的棉田,如今平均亩产可达460公斤,而周边非兵团的棉田,采用沟灌方式、管理比较粗放,亩产只有300公斤左右。
先进技术的应用,离不开兵团完善的科技推广体系。兵团独特的体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邵连杰介绍说,团里每年都会针对连长和连里的技术员开展各种培训,再由他们来指导和管理职工们的生产,连长的年薪和最终的作物产量直接挂钩,激励他们尽心尽力把技术推广到位。
一支“富民兴边强产业”的劲旅——
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新型工业化为支撑,城镇化为载体,兵团“三化”实现了协调发展。从安营扎寨到设市建镇,昔日的边陲荒漠上,崛起了一座座人气旺盛的城镇,成为现代文明的集聚地和维稳戍边的堡垒
一斤普通的红枣,市场价不过三五元钱,但来自于兵团十四师的“和田玉枣”,却在内地多个大中城市卖出了每斤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价格,还供不应求。
“有了‘和田玉枣’这块金字招牌,我们的红枣身价倍增,‘灰姑娘’变成了‘白天鹅’。”十四师二二四团副团长刘多红说。
这块招牌,源于2005年十四师成立的和田昆仑山枣业股份有限公司。这个成立时注册资本只有200万元的公司,经过不到十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了1.15亿元的净资产和中国驰名商标“和田玉枣”等几十个产品种类,辐射带动了兵团以及周边市县的几十万亩红枣走上了品牌化、市场化、产业化之路。
和田昆仑山枣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舒继平介绍,为了塑造品牌,十四师从红枣种植环节就注重标准化管理。依托兵团特有的管理体制,各团场严格按照有机食品生产规程,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工作,枣园统一施用有机肥,有关部门对农资进行不定期清查,同时狠抓红枣栽培技术落实,为保证红枣品质打下了坚实基础。
生产环节强调统一标准,销售环节则自由放开。与棉花等战略物资不同,团场对职工的红枣没有采取统一收购的方式。承包枣园的职工,除了定额向团场交售部分枣子作为承包费以外,其余的均可以随行就市自由销售。
需要计划有计划,需要市场有市场,对不同产业、不同环节,采取不同程度的调控手段,兵团农业可控性和灵活性兼具的特点,从中也可略见端倪。
十四师红枣产业的崛起,是兵团推动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实现从‘农业经济’向‘工商经济’转变。对兵团来说特别重要。”车俊表示,兵团农业在全国来说比较先进,但农业本身是个相对弱势的生产力,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职工收入,提高生产力水平,加快发展兵团。
如今,从单一的种植养殖,到农产品加工、流通,科研开发,农业休闲观光等等,兵团的农业正变得越来越“立体”:
在兵团的天润乳业公司车间内,经过来自德国、丹麦等国的乳业生产线,牛奶变成液态奶、酸奶、奶酪、奶啤等各种形态的产品,价值成倍上升;
在乌鲁木齐市,由兵团、十二师、兵团相关单位及社会股东等共同出资建设的九鼎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去年已经开始营业,涵盖了农产品批发、零售、物流、商超、电子商务等功能,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产品在这里集中交易;
海棠山庄,薰衣草公园,哈萨克民俗风情园,毗邻城市周边的各个团场纷纷搞起了观光休闲农业,独具特色的美景、美食、歌舞,引来游人如织。
随着一个个产业的发展壮大,片片荒漠上,地绿了,钱多了,人富了,职工们实现了增收致富、安居乐业,在这里扎下了根,这也为兵团的城镇化战略提供了支撑。
“师建城市、团场建镇”这是兵团的城镇化建设目标,截至目前,经国务院批准,兵团已经设立了七座城市,实现“师市合一”。而在各个团场,一座座日益繁荣的小城镇也渐次成型,原本散落在大漠里、生活单调而艰苦的各基层连队职工,由此实现了集中居住,过上了现代化的文明生活。
在一师十团新建成的小区“翠湖雅居”里,一栋栋传统风格建筑的楼房已经竣工,白墙黛瓦马头墙的江南风味,在茫茫大漠中显得分外雅致。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到购物、就学、医疗等公共服务,这里一应俱全。十团工交建商科科长唐玉荣介绍说,小区去年竣工,国家每户补贴2.5万元,团场还根据职工工作表现进行适当补贴,1套100平方米左右的楼房,职工只要花十几万元就可以入住。
新型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而城镇化创造了现代文明的生活环境,进一步集聚起了人口、资源和产业,反过来又促进着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新型工业化为支撑,新型城镇化为载体,兵团的“三化”建设正齐头并进。
一支“凝心聚力促和谐”的战队——
共同工作,共同生活,在不断的融合发展中,兵团凝聚起各族群众,让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传统代代相传
托喀依乡是一个民族乡,全乡4900多人中,98%是维吾尔族。但是这里的维族老乡们,却和周边兵团团场的汉族职工们来往得很频繁。
“多少年来,我们各村队和团场连队相互交织,大家生活在一起,都有感情了。”托喀依乡乡长沙塔尔·玉素甫坦言。
特别是2010年以来,兵团成立了阿拉尔市,托喀依乡整体移交阿拉尔市管辖,兵团职工和维族同胞们的关系就更密切了。在禾萨·卡斯木家种满瓜菜的小院子里,卡斯木告诉记者,他现在的新家是兵团为乡里统一建设的保障房,前面的邻居就是兵团的汉族职工,两家关系特别好,有事无事常来往,遇事多商量,刚买房的时候,手头紧张,还跟邻居家借过钱。
“亲戚越走越亲,感情越走越近”。兵团纪委宣教室主任乔新彦对此深有体会。今年3月,兵团开展了“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2000多名干部深入基层,为各族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乔新彦担任该活动四十七团七连工作组组长,在他看来,这样的沟通交流,对于增进民族感情有着重要意义。
“搭建平台和舞台,让各民族欢歌笑语、其乐融融、亲如一家。”乔新彦介绍说,四十七团工作组在活动期间先后举办了运动会、“百家宴”、儿童节活动等,每一次活动都吸引了各族群众踊跃参与。
说起自己参加的“百家宴”活动,维族大姐吐松妮·萨汗至今还十分兴奋,她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语告诉记者,当天几百名各族职工群众带着自己家精心烹制的菜肴欢聚一堂,大家一起分享食物,唱歌跳舞。“一说跳舞,我第一个就上去跳了,其他人也都跟着跳起来,有的扭秧歌,有的跳麦西来甫,太热闹了。”
在加强沟通交流的基础上,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致富,是兵团的最终任务。托喀依乡党委书记王文波认为,托喀依乡的民族团结之所以抓得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注重发展民族经济,让少数民族同胞都能安居乐业。
“少数民族群众不致富,团场职工不算富。”王文波说,“我们通过发展集约化养殖、特色林果业,抓好技能培训等方式,帮助维族老乡们脱贫致富,全乡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4313元,提高到了去年的10982元。乡里还投资建设了十大民生工程,路宽了,灯亮了,农牧民住上了新房,喝上了自来水,看上了闭路电视。”
“过上了好日子,谁不想安安稳稳的?除非脑子塌掉了。”在十四师二二四团职工刘富春管理枣园的农忙时节,来打工的维族老乡常常跟他这么说。他们来枣园里打工,学到了技术,挣到了钱,也逐渐和兵团职工成了朋友。“过春节,我请他们一起吃饭,他们过古尔邦节,也会请我去。”刘富春告诉记者。
共同工作,共同生活,在不断的融合发展中,兵团凝聚起各族群众,让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传统代代相传。在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三五九旅精神文化研究所所长任新农感慨道:“塔里木河同长江、黄河同样源自昆仑山,长江流域孕育江南文明,黄河流域孕育中原文明,而塔河流域孕育的则是西域文明,三者同源同根,同脉同理,这正彰显了新疆各族文化同属中华文化的共性。”
穿越历史长河,走过一甲子的光阴,新时期的新疆兵团,正站在建设发展的新起点上,为了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使命,更好地发挥“稳定器”、“大熔炉”和“示范区”的作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兵团还需要继续努力,还将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