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这个有着悠久农耕历史的国家,传统农业在一代代人的心中刻下了自己的形象:广袤肥沃的土地、宏大的水利工程、辛勤的农民在烈日或雨水中不停地劳作……
实际上,近几十年来,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正在飞快地改变着农业生产的面貌,这项人类从事了数千年的产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一些发达国家,举国上下的“农民”——如果还能延续这个称呼的话——都已经习惯于更加信息化和生态化的农场生产。
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着力为今天的农业生产引入更多更新的科技手段,目前位于嵊州市的一片开发中的现代农业综合体园区有望成为我省乃至华东地区的样板。记者日前随省农科院专家来到这座拥有成片现代温室的“绿色工厂”,见证了现代农业技术的新奇力量。
没有耕地,照样种菜
“没有耕地,也能发展农业吗?”初来此地的参观者,大都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这块农业园区建立在沿河两岸的沙壤土上,“土层稀薄,有的地方就是河滩。”省农科院专家杨悦俭研究员说,“土壤平均只有30厘米到50厘米厚。”
拥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非耕地农业技术,正是嵊州园区的特点之一。日益为都市人所知的“屋顶农业”——在高楼的露天屋顶上种植各种植物——同样是非耕地技术的应用。由于西部地区存在着大片的戈壁滩、沙漠和荒坡地,这项技术对于我国农业的未来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在这个沙壤土上的园区,农科专家们带来的无土栽培技术是漂浮栽培和基质栽培。在一座种植毛毛菜的温室,空间基本上被一座巨大的“池塘”占据,池塘的水面上漂浮着泡沫塑料,成片的毛毛菜就在这上面生长起来。
“水中含有植物所需的水溶性肥料,而毛毛菜的根通过泡沫塑料上的穴盘伸入水里,这样就实现了无土栽培。”省农科院专家张成浩博士说。这里面还有一个窍门,因为水中没有空气,所以毛毛菜的根必须有一半露在水面之外,科学家在设计穴盘时巧妙地加入了一个弧形的凹槽,满足了这一要求。“我们在家里用营养液栽培观赏植物时,也要注意,有些植物的根需要露出一部分在空气中。”专家提示说。
远远看去,毛毛菜就像荷叶一样,布满了水面。它们生长得很快,十几天就能割一茬。带根销售,更易于贮存。叶菜不耐运输,为了让城市消费者吃到高品质的叶菜,它们必须在城市附近种植,而这种智能温室显然就成为了最好的培育方式。
智能温室,不需人工
在现代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工业技术被充分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使得温室变成一个立体化的车间。
张成浩介绍了荷兰的花卉种植场景:高大的温室里,安放种苗和鲜花的金属架子有数层楼高。自动化机械的介入从育苗阶段就开始了,育有种苗的花盆可以成排地放在输送带上,大规模地转移。如果需要特定的光照和温度,转运车和升降机可以帮忙,把它们送上苗床架的顶层。在这个过程中,花农甚至不会弄脏双手。
专家表示,智能温室中第一眼看到的是大片的作物、先进的机械设备,随后才是少数几个工作人员。在嵊州园区,多个温室均采用了自动化技术。在水培温室,计算机和传感器构成的物联网能够自动实现一天多次营养液用水的循环。“利用同样的技术,温室里还将实现光照、温度和二氧化碳的自动控制。”杨悦俭说,“这样一个温室只需两三个农民经营,他们唯一的工作就是按时收割成熟的蔬菜。”
农科专家还展示了自动播种装置,可以在穴盘中播撒种子。“与人工相比,机械更快,并能准确播种到预定的深度,更有利于种苗发育。”张成浩说,“这台机器只需两个人操控,效率提高了好几倍。”
生态栽培,植物欢歌
有了农科专家的参与,嵊州园区温室中的植物特性得到充分发挥。彩椒在温室中不断地往高处生长,可长到3米多高,结满了黄色、红色和紫色的果实。“这同样是一种充分利用空间的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量。”张成浩说。城市市场对彩椒需求很大,它们或是家居装饰,或是做高档色拉不可或缺的食材。
而在另一座温室中,草莓在水平方向不断生长。农科专家用基质制作了草莓育种的苗圃,这种土壤养分高,可以多次利用。盛放基质的槽也经过特殊设计:隔热、保温。草莓的匍匐茎四处枝蔓,像个孩子在欢乐的原野上撒欢。
“把基质的容器设计成美观的陶瓷盆、碗,种上草莓,等茎四下垂挂,结了小小的红色果实,也是不错的观赏品。”杨悦俭说。
在现代农场里,如何处理每天产生的大量植物残枝也是个挑战。在嵊州园区,农科专家们仍然采取绿色生态的做法。他们或是通过压榨机将这些根、茎的水分榨出,留下少量残渣;或是将其铺盖在果树的根部四周,这样不仅能增加土壤有机质,还起到了保护水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