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收获机在地里来回穿梭,一个个金灿灿的马铃薯瞬间与土地分离,整齐地排列在地面上。丰收时节,河北省广平县平固店镇的马铃薯种植基地内呈现出一派喜人景象。这只是广平县大力发展旱作农业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广平县政府推动、企业带动、科技驱动、连片开发,不断扩大旱作农业种植面积,不仅大大节约了地下水,还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同样一亩地,种植小麦浇水需要200立方米,采用新技术种植马铃薯仅需60立方米水,节水达到2/3以上。”马铃薯基地的种植大户张其中说。他算了一笔账,小麦亩产量约1000斤,亩收入1000多元,而马铃薯的产量能达到5000斤,亩收入在4500多元,并且还省时、省工。
广平县是一个传统的平原农业县。多年来,通过打井和铺设地下管网,大大改善了农田的灌溉条件,粮食、棉花等农作物实现了大幅增产。但与此同时,广平却面临着地下水枯竭、井越打越深的困境。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旱作农业已迫在眉睫。
经过论证,广平县选择了马铃薯、甘薯、棉花等农田旱作物,引导农民开展大规模种植。在马铃薯种植上,他们依托坤泽合作社采用马铃薯玉米两季作模式,并使用水肥一体的膜下滴灌技术,实现了节水与农民增收土地增效的双重效果。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500亩,年产马铃薯750万斤,直接带动农民增收600余万元。
据介绍,广平县还大力种植甘薯、棉花等农田旱作物,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范化种植、订单化生产的发展格局,实现了节水和增收的双赢。目前,全县种植优质甘薯1万余亩,棉花2万亩,拉动农民增收2000多万元。《 人民日报 》( 2014年08月10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