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在《求是》杂志撰文,全面阐述面对“三农”工作的新形势,湖南应该如何在现代农业建设上寻求新突破,以及如何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精神实质,谱写湖南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篇章。文章思路清晰,思考深刻,既着眼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又能联系实际,具体分析湖南在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建成小康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优势、考验以及当下工作着力点,包括未来愿景展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既是一篇对现代农业深入探讨的思考文章,又是一幅对湖南农业发展前景悉心描绘的“规划图”。
仔细审视这幅“规划图”,我们会发现,对于湖南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徐守盛的认识清醒而又坚定。
湖广熟,天下足,作为粮食大省,湖南从历史上到现在,一直扮演着“国之粮仓”的重要角色。稻米是中国人最主要的粮食品类,湖南又是稻米的故乡,湖南大米的悠久历史和国宝级院士袁隆平的盛名一样,给中国甚至世界留下深刻印象。而面对新世纪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并进的局面,湖南省委从“四化同步”的社会治理和发展角度提出了响亮的口号和缜密的规划,之所以这样提,是因为湖南在新世纪现代农业发展的大环境下面临相当考验: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业劳动力存在结构性短缺,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体制机制创新有待加强,资源环境约束不容忽视……
如何扭转不利局势,徐守盛的思路很明确,那就是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最大程度弥补“四化”的短板,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最终实现社会经济面的持久繁荣和稳定,这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途径,也是整个社会经济管理的方式手段。如何实现“四化同步”,具体到农业发展来说,在农业社会向大工业社会转型的过渡期,最有效和可靠的路径还是要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式来实现。因为现代农业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就是服务客户或者说服务目标的城市化,自给自足的农业是小农经济,而大工业时代的农业最终的服务对象是城市,所以湖南最近几年来一直城镇化建设、城乡劳动力就业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持续发力,其目的也是为了逐步将广大农村地区的城镇建设以及就业服务更深层次的实现“城市化”,让现代农业的服务对象就在农民的家门口。
与总体的社会经济发展结构平衡相比,现代农业发展的路径和手段更为重要。当前湖南农业农村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土地二轮延包、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土地流转……粮食是生长在土地上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确立完善直接关系到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所以湖南在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土地上,毫不含糊,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日益严谨规范,土地流转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县市区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1100多个乡镇成立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这些措施和政策储备以及机构设置,都为下一步湖南从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农业强省跨越做好了准备。
明确路径和手段,更需要农业科技创新为之加速,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南的时候特别嘱托湖南,要发挥袁隆平等科技领军人才的优势,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整体素质。而我们纵观湖南近几年的农业发展轨迹,几乎都能看到领军人物的身影,农业发展思路中“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传统农业大省到现代农业强省的转变,虽然字面上只是“大”和“强”的区别,但是农业新篇章如何谱写出华彩,还需要上下同心,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理清发展思路,提高执行力,脚踏实地,才有让人满意的农业发展的秋收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