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石林业局去桦甸市红石砬子镇,汽车在秀美的松花江畔行驶,隔江北望,波光粼粼之上是密密麻麻的塑料大棚,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塑料大棚周边空地上,是雪白的一大片,这就是红石砬子镇红石村的木耳基地。
穿过红石砬子镇过松花江,沿江北岸行驶不到3公里,就来到红石村永丰一社木耳基地。在江南看到雪白一片的东西就是木耳菌袋,三三两两的农民正在田间摆放菌袋,在地栽木耳田间,建设着整齐的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随意走进一家塑料大棚,塑料大棚里面的菌袋架上已经挂满了木耳菌袋,七八个农民正在装菌袋,一个农民往粉碎机上装料,料是柞木锯末子,两个农民将加工后的锯末装进塑料袋传递给下道工序——封口、接菌,然后垛堆发酵。这些农民告诉记者:他们都是木耳合作社社员,互助培育菌袋,干完这家再干下一家。
在两栋大棚之间,有两架宽1米半,长30多米的晾晒架,架上铺满了肉嘟嘟的木耳。女主人赵淑丽正在翻晒木耳。她告诉记者:“我们一家三口,在这里培育了8分地的地栽木耳,还有一栋日光温室吊袋木耳,总计3万多袋,一年毛收入十五六万元,纯收入七八万元左右,是合作社里规模最小的。
红石村永丰一社共73户居民,人均耕地不足0.3公顷,从前是全镇比较典型的贫困社。目前除种粮大户、经商的和老年人家庭,有46户农户加入青松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这个合作社共有基地面积10.41公顷,建设36栋日光温室,43栋塑料大棚,外加室外地栽木耳,每年培育木耳350多万袋,平均每袋产干耳1两,平均价格每斤50元。销售收入1800多万元,农民纯收入近1000万元。
一公顷土地创收100万元,这简直就是个奇迹。
创造这个奇迹的是姜思坤和他带领的合作社村民。
2002年,桦甸市红石砬子镇政府多种经营办公室精简,农民身份的技术员姜思坤回到了家乡红石村永丰一社,被推举为社主任。如何让土地有限的农民脱贫致富?姜思坤陷入沉思。多年的政府工作,又从事多种经营技术研究和培训,让姜思坤眼界宽、思路广。红石林业局的木材和门前流淌的松花江水都是难得的资源,发展木耳产业得天独厚。姜思坤带头搞起了黑木耳种植,并动员几名党员共同参与,2002年发展木耳5万袋。
“能行吗?”乡亲们持深深的怀疑态度。技术的成熟让姜思坤胸有成竹,当年成功,收益不菲。在姜思坤搞木耳栽培试验示范过程的一年里,他组织本社农户6次到基地参观学习和培训,现场指导生产技术。同时给农户分析:红石林业局所属木材加工厂,生产柞木锯末,是木耳生产的优质原料,其他地方无法媲美,松花江水源优质,生产的木耳品质好,一定可以卖大价钱。
事实证明了姜思坤的判断,江边生产的木耳因为肉厚,口感好,真的卖出了好价钱。农民信服了,2003年就发展到五六十万袋。这个时候,姜思坤召集社员,对永丰一社的集体土地进行整合,建立木耳发展基地,统一建设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向本社发展木耳产业的农户招租,租金用于发展公共事业和给全社农民分红。到2010年基地发展到46户,10.41公顷,每年培育木耳300多万袋,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因为红石村的黑木耳无农药残留,质量好,连续五年被省进出口检验检疫局批准为吉林省食用菌出口基地,产品大部分通过大连企业出口到美国、韩国、加拿大等国家。
2004年,在姜思坤的带领下,永丰一社成立了红石村青松木耳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技术培训和指导,统一购进锯末子,统一菌种繁育和提供,统一销售价格,统一市场方向。从2010年,这个专业合作社开始推广日光温室立体栽培木耳,破解了用地瓶颈,也降低了成本。
在青松木耳专业合作社,记者走进了陈忠福家的木耳栽培日光温室,室内木架上挂满了一串串的木耳菌袋,菌袋上长满了黑嘟嘟肉乎乎的木耳,场面煞是壮观。陈忠福的母亲刘淑梅和妻子姜春慧婆媳二人正在采摘木耳,那脸上洋溢的笑容是对丰收的喜悦。陈忠福告诉记者,他家在2亩土地上,培育一栋温室和一栋大棚吊袋木耳,还有1亩地栽木耳,春耳秋耳共4.5万袋,收入20多万元,纯收入十二三万元。
像陈忠福这样的农户在永丰就有近30户。村子内没有发展木耳产业的老年人也跟着“沾光”,常年在基地务工,摆菌袋、看管喷淋设备、采摘、晾晒木耳,劳动强度不大,年人均收入2万多元。到木耳采收旺季,周边农民都来到合作社的木耳基地务工,每天200多人在江边有说有笑,愉快劳作,成为松花江畔一道少见的风景线。
永丰木耳产业发展的成功,迅速起到辐射作用,红石村大陈木沟社,色洛河村、临江村、加级河村农户纷纷到永丰学习,镇政府每年都举办几次全镇的木耳栽培培训班,姜思坤亲自传授技术,还请省和吉林市专家授课。2014年,红石砬子镇木耳产业户达到87户,规模超过510万袋,收入可达2500多万元,而土地占用不足30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