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以下简称“中农基金”)自2012年设立以来,运营顺利,截至2013年底,中农基金投资9个项目,总投资额14.47亿元。基金所投企业的营业收入较上年总体增长18.55%,净利润较上半年总体增长54.45%。据此估算,基金2013年年度投资账面年化收益率约为9.43%,增值率约为34.17%,设立首年就实现盈利。
政策与市场的有效结合
根据国务院精神和财政部的要求,中农基金以服务三农为基本定位,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实现了政策导向与市场经营的有机结合,创新了金融支农的新机制。
据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董事长吴文军介绍,基金设立的基本目标是实现政策导向与市场经营有机结合,通过市场化经营,重点投资于成长型农业产业化企业和农村发展项目,带动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三农。
也正是源于此,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既不同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纯商业投资,也不同于传统的财政无偿投入,基金通过向被投资企业提供资金、经营管理咨询、资本市场融资等一条龙服务,在深入挖掘农业产业投资的价值基础上,获取稳定投资回报实现自身商业可持续。
从基金的投资策略上来说,为体现国家对农业领域的政策扶持,基金坚持“安全、稳健”的投资理念,以价值型投资为主,追求长期增值。主要采取多轮次的组合投资方法,以股权投资的形式投资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流通等重点农村服务业企业、农业和农村配套服务与建设项目。
严格把控项目遴选
据了解,基金管理团队共接洽筛选项目532个,筛选比例近60∶1,基金所投企业均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涉及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资和农机等5大门类,涉及30个省、市、自治区。可以说,项目入选的过程称得上过五关斩六将。
尽管项目数量众多且涉及农业多个领域,但防范风险控制体系却牢牢贯穿着项目遴选的整个环节。
业务流程化——从项目搜集、尽职调查、项目估值、交易结构设计、项目谈判到对被投资企业进行投后管理、项目退出等各个阶段,都设立了业务规程、操作指引和基础模板。在此基础上,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风控体系贯穿于初步遴选、立项和投资决策三个核心环节。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能够详实的了解企业状况,基金管理团队会对每一个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分析企业财务数据、观察企业运营、请教专家学者等多种方式,对项目进行考察。
事实上,市场化的投资需要专业的团队。中农基金开展尽职调查,由项目负责人带队,聘请专业的战略,财务、法律、税务调查机构,开展独立、全方位的尽职调查,形成尽职调查报告并提交董事会。
同时,在投资决策环节中,为保证第三方中介的独立性,他们建立了由知名中介构成的中介机构库。同时,对投资项目进行综合评估和决策,实地调研与管理人报告相结合,为每个项目的科学决策夯实了基础。
助推农业经济 显社会效应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遴选的项目涉及了农业的各个领域。
他们综合运用多种金融工具,投贷结合、保险担保联动、信托租赁基金通过投资不同农业子行业的企业,引导信贷资金和其他社会资本投向农业领域,从而带动一个产业、一个行业的发展,推动一个区域、一个领域农业经济的繁荣,力争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推动农民群众致富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为实现优中选优的目标,基金管理团队采取自上而下的方法,用了约半年时间对国内农业领域细分行业进行扫描,选择了30余个重点关注行业,对其中的省级和国家级龙头企业进行了初步遴选;同时,项目储备库采用动态化管理,根据行业和企业情况的变化不断进行调入和调出。
中农基金的目标是: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投资推动农业产业化,引导市场和金融资本投入“三农”,深入挖掘农业产业投资的价值,拓宽农业产业融资渠道,改善农村金融环境,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