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陆续建起了沼气池,“环保”型农资广受农户欢迎……世界银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启动两个月来,参与试点的惠州市横沥镇农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依托项目的实施,广东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长效机制。
广东不仅是经济大省,同时也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业总产值接近5000亿元。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农业高产的背后,农业污染日趋严重。来自广东省农业厅的数据显示,广东平均每亩农田化肥施用量51公斤,农药年施用量6.71万吨,产生农药包装废弃物335.6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猪场1万多家,日产养殖业污水45000多吨,其中64%的养殖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全面启动于今年3月,是国内首个利用世行贷款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项目。该项目主要包括环境友好型种植业示范工程、农药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和牲畜废弃物管理示范工程等,投资总额达13.2亿元,预计整个项目2018年底完工,还贷期20年。
项目将惠州、江门两市确定为环境友好型种植业示范工程试点,在惠阳、惠城、博罗、台山、开平、恩平等6县(市、区)共30个乡镇推行实施,治理农田约28万亩。同时,惠州、江门、河源三市被确定为牲畜废弃物管理示范工程试点,计划治理300家规模养殖场。
畜禽养殖污染是广东治污的关键。项目计划通过养殖场沼气池建设进行污水处理,如设置沼气池、发电机组、暴氧池等,对养殖场粪便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处理,将其转化成沼气、电能、水达标排放等,使其对经济、社会、环境保护产生良好效益。
“项目实施后,我们不仅负担轻了,也有了奔头。我相信,我们的农村环境将越来越好,放心农产品也会越来越多。”惠州市铁涌镇好招楼村村民方带娣高兴地告诉记者,除了高额新型农资补贴,他们种植出来的农产品若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将分别得到5000元、1万元、2万元的额外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