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卢萨卡,气温比位于中国东北的吉林省高一些。在距离赞比亚国际机场10公里处,吉林生态农业开发园区一期200公顷耕地上,中国和赞比亚的工作人员正在劳作。
这一项目由吉林海外农业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自去年4月一期工程开工至今,已经投资400多万美元,计划开发200公顷耕地和一个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的食用菌基地。
今年5月初,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24届世界经济论坛非洲峰会上致辞时表示,支持非洲提高粮食产量,发展高效农业加工业,中方愿无保留地提供种业等技术。
在中国农业主产区之一的东北地区,已经有很多企业正在帮助非洲国家丰富农业产品种类,提高农业生产加工技术。
受自然灾害等影响,莫桑比克粮食供给不能实现自足。来自中国产粮大省黑龙江的专业人员在这里贡献着种植经验。2012年,黑龙江双鸭山农场与湖北企业合作,在莫桑比克开发农业合作项目。农场派出工作人员,购置先进农机具,要在3年内开荒30万亩。
而位于非洲南部的赞比亚土地肥沃,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农业产值约占该国经济总量的五分之一。当地原有的食用菌品种单一,以平菇为主,并且价格较高。
而吉海农集团在食用菌基地里种植杏鲍菇、香菇和平菇,丰富赞比亚的食用菌品类,还降低了原有平菇的价格。
“原来赞比亚平菇市场价为10克瓦查/斤,我们的食用菌入市后,受供求关系影响,平菇价格下降到7至8克瓦查/斤,越来越多的本地人能消费得起了。”“吉林生态农业开发园区”项目经理张夺对新华社记者说。
张夺补充说,项目一期工程在今年年底结束前,还将投入500多万美元。项目已经建成了4000多平方米的食用菌厂房,还有三栋厂房正在建设中。
由于目前赞比亚科研力量薄弱,菌种还要依靠中国运出。吉海农集团计划在2015年能够在赞比亚培养菌种。
不仅是企业,中国的科研机构也在援助非洲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吉林农业大学承建的“中国援助赞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于2011年竣工。这一位于卢萨卡东郊的示范中心,主要进行玉米、大豆、小麦、食用菌等作物研究与示范推广,新品种选育、配套栽培技术的成果展示,培训大学生、农户和农业技术人员。
在和中国企业、科研结构的合作中,越来越多的非洲百姓学会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并用于自己的生产。
摩西·昆塔是吉海农业项目的赞比亚雇员,他表示,我们向中国技术员学习用棉花作物和玉米秸秆来培植菌类的技术,“现在我们可以自己动手做这些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