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号,在湖北省“三熟制”面积最集中的农业大县——武穴市,放眼望去,成片的油菜杆上结满了绿中带黄的油菜籽,饱满充实。一些农民正在田里收割油菜。在大金镇周干畈村,村民彭焱明的部分油菜田已经收完,插秧机正在田里栽插早稻秧苗。去年尝到“三熟制”甜头的彭焱明说,今年他还要扩大“三熟制”面积:
“去年刚刚接手,搞三季的有100多亩。三季,种油菜、割起来后种再生稻,效益高一点。 比较划得来。这个油菜,亩产按三百斤,一亩田起码多赚两百多块钱。”
据了解,湖北省一些地区非常适合种“三熟制”,历史上最高曾达到1600万亩,而去年全省种“三熟制”面积近600万亩左右。省农业厅油菜办主任甘玉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现在通过油稻稻,麦稻稻,还有绿肥早稻晚稻,我们回到历史最高水平,我们目前一季稻和两季稻产量可能相隔每亩500斤。也就是说,我们有50亿斤增长空间,油菜呢,实行油稻稻这种模式,我们发展空间全省有400万亩。”
“三熟制” 既能扩充油菜面积也能增加粮食产量。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认为,湖北应该着力解决制约“三熟制”的两大瓶颈——早熟品种选育和机械化发展“三熟制”。
“农民不太愿意关键是,早稻收了之后马上要插秧,劳动强度很大。必须要全程机械化。必须要早熟品种,五月初能收的品种。”
省农业厅负责人介绍,目前,湖北省已选育出适合三熟制的油菜早熟品种,两年内将在全省推广种植。加上油菜和水稻全程机械化水平的提高,预计今年全省三熟制面积可再扩大30万亩。(湖北之声记者李丽、通讯员段志红、张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