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内蒙古、陕西调研时强调
因地制宜 适度开发 切实推进西北旱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4月16日至21日,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深入内蒙古、陕西等地调研,并先后在延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两次召开座谈会,专题研究西北旱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余欣荣强调,西北旱区农牧业发展关键是要做到“可持续”,核心是“适度”,要处理好开发与保护、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划出生态可持续的“红线”,因地制宜、适度开发、有序利用,切实推进西北旱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县,余欣荣仔细察看了节水节地、耐旱耐寒的旱作苜蓿品种,在听到这些品种不浇水亩产量仍可达500多公斤以后,余欣荣非常高兴。他指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在科技,要加强技术集成创新,研发出适合不同区域特点的节水、抗旱、高产的新品种、新技术;要构建可持续发展指数,建立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区域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在鄂尔多斯准格尔旗位于库布齐沙漠的蒙绿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余欣荣详细询问了滴灌、地膜覆盖的成本、节水效果,强调要积极研究农业水价改革,切实提高节水积极性。
在陕西省榆林市农科院,余欣荣详细了解马铃薯种苗脱毒、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等情况。在靖边县席麻湾乡,余欣荣考察了全膜双垄沟播集雨栽培技术、农机农艺融合开展玉米增产攻关模式等情况,冒雨走进圈舍与靖边县镇靖村联邦养羊合作社负责人深入交谈。他对当地干部说,旱区畜牧业发展要与种植业紧密结合,实现优势农区和优势牧区的优势互补,走区域大平衡发展之路。
在两次西北旱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座谈会上,余欣荣强调,要积极谋划可持续发展的工作举措,关键以节水为核心,突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统一,生产、生活、生态共赢。要切实实现增产增收与有序利用的有机统一,研发节水技术、创新节水机制、集成节水模式,推进一批模式化试点的建设。要进一步整合现有西北旱区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按照可持续的原则进行分类,按照西北旱区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分类规划。要深化改革,积极推动科研体制改革、水权制度改革、金融改革等深层体制机制的改革,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和市场调节的双重作用。
调研期间,余欣荣对陕西洛川现代苹果产业示范园区、国家洛川苹果批发市场和规模达10万吨的苹果贮藏冷库群等进行了考察,并专程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详细了解“根系监测控水试验”等旱区节水农业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