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缕炊烟徐徐升起,山西晋城城区洞头村村民原云霞开始张罗早已备好的饭菜。“今儿是周末,正是生意最火的时候。”
原云霞说的生意是农家乐。凭借依山傍水的地理条件,洞头村搞起了乡村旅游,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村子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村,旅游也成了村民的摇钱树。
除了借自然兴旅游,一批具有鲜活地方人文色彩的创意农业、民间工艺品等新型农业产业,正在三晋农村兴起,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考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迈进,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深入,山西突破粮食种植的单一生产模式,深入挖掘农村文化、旅游资源,将其变现为农业增长力,培育新型农业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内化为农村新生力,全省农业发展呈现出新内涵。新业态:农业产业“接二连三”
山西闻喜县的赵氏花馍从花草鸟兽到风景人物,花样百余种,无论展会还是门面总会引来无数叫好。花馍是晋南的传统民间工艺,制作工艺被列为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看到这一工艺的市场前景,2009年,闻喜县农民赵碧云成立了碧云花馍工艺品有限公司,产品远销国内外。
除此之外,布艺、刺绣、剪纸、花鼓等具有民俗文化的农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山西民间工艺丰富多彩,蕴含了地方特色。开发这些工艺品逐渐成为提高农民收入的新型特色产业,也是展示山西的一张名片。”赵碧云介绍说。
山西被誉为“华夏文明主题园”,作为发祥地的农村富含着文化的精髓。2011年开始,山西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发展农村文化产业首当其冲。
随后,一批带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在农村崭露头角,晋北的塞外风情、晋中的创意观光农业、晋南的乡村旅游业蓬勃兴起。
与此相生的是加工制造业和餐饮、客运等服务行业在农村的崛起,二三产业对农业的注入和联动。随着文化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等新型农业业态的打造,农村加工业、农村服务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的同时拓宽了农村的服务半径,农村经济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现代农业呈现出的是一种接二(第二产业)连三(第三产业)的新业态,打破了农业和工业甚至服务业的严格界限。我们的农业不再仅仅是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还要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和文化需求,山西省农业厅厅长李平社分析说。
新生力: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
2012年,担任村官不满一年的沁县南沟村大学生村官刘清河带领20多名村民成立了清韵戏曲文化盔饰道具生产合作社,当年合作社成员人均增收1000元。
从杂粮到蔬菜、从鲜果到畜禽养殖、从农机服务到手工工艺,多种多样的由大学生村官领办的合作社正活跃在农村中,成为村民致富的主心骨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生力。
“山西有1万多名大学生村官,像刘清河这样领办农民合作社带领村民创业致富的有近3000名。”山西省大学生村官管理处负责人介绍。
农村有着广阔的天地和丰厚的资源,如何撬动大学生村官这支生力军去服务基层、创业富民?2010年,山西颁布《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实施大学生村官“创业行动计划”,鼓励大学生村官创办或加入合作社,并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截至目前,山西省确定大学生村官创业培训基地141个,设立创业资金4.2亿元,带动10万农户增收致富。
3年过去,大学生村官合作社在三晋农村蓬勃发展,结出累累硕果。在去年的山西农博会上,大学生村官创业展区成为关注的焦点,引来不少订单。
新流通:农业产业结“网”同行
2013年,山西省农业厅首次牵头组织的“农产品[4.27% 资金 研报]电子商务山西行”活动在各个地市进行。除了传统的农产品外,电商成为新的主角:不仅有贡天下这样的新兴电子商务,老子号的晋农集团、罗克佳华等流通商也都悉数赴约。
2014年3月,山西下发了《山西省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大对电商的扶持力度,建设鲜果、杂粮等特色产业电商平台。
政府卖力吆喝的背后是农产品与电商结伴的产业思路。借助当前互联网、移动网络和物流业迅猛发展的优势,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发展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是山西农业发展的新举措。
谈起电商,生产苦荞的臣丰食业老总王华说,代理商、经销店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流通和消费需求了,与电商的合作是企业的下一步打算。
做好流通文章成为农业企业和农业部门的共识,而现实中不乏这样成功的案例。
以特产购物超市起家的晋农集团做成山西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连锁超市后,果断投资建立“晋农电子商务网络购物平台”。先入者为主,目前它的土特产网已是山西最大的商务购物平台,占据市场多半份额。
这些表明,农业产业化是生产与流通、消费领域的联动;农业现代化不仅是对增长方式的要求,更要对现代营销方式有所洞悉。“现代农业是从基地、产品到营销、市场等全产业链的发展,是对生产、加工和流通体系的完善,实现产销信息对称,将改变千家万户对接千变万化市场所形成的卖难买难局面。”李平社说。
对农产品流通企业的重视,对产品流通方式的推介,山西农业部门低头抓生产的同时更加注重流通环节,构建农业发展的市场经济学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