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一直在食品进口上执行十分严格的审查标准,联邦农业部13日宣布,周期性检测结果显示澳大利亚进口食品合规率持续保持在高水平。来自中国的食品受测频率居第二高,合规率99.3%,高于澳洲进口食品总体合格率。
最新出炉的报告显示,食品标识不当是澳洲进口食品不达标的主要原因。2013年1月至6月30日期间,农业部对进口食品进行了4.5万项包括标签评估、分析性、化学性及其它测试。澳农业部边境合规司首席助理秘书长亨特(Colin Hunter)在一份声明中称,不考虑食品标签的情况下,进口食品总体合规率达99.2%。
澳洲农业部专门对可能给人体健康带来风险的食品进行分析,审查其性质、来源地及进口商资质,随后应用FSANZ建议的方式进行检测。每半年出具一份总结报告,就所测食品类型、测试频度、合规程度及来源国进行披露。
报告显示,海鲜食品受检测次数最多,约占全部测试的16.7%,包括新鲜、冷藏、冷冻及加工后的各类产品。第二高受检类别为园艺产品,包括新鲜及加工的水果和蔬菜。
受检测最多的产品来源国为泰国、中国及美国;前10名食品受测最频繁国家占到总审查数的61.8%,其余38.2%分散在105个国家名下。
2013年1-6月,从中国进口食品受测次数居第二高(9%),共计916项分析测试中,有6次不合规,合规率为99.3%。最常应用的检测方式为微生物测试,检验污染、化学及食品添加剂测试次之。报告显示,中国进口食品微生物测试达标率在四类中最高(100%),添加剂测试最低(93.8%)。
根据澳洲进口食品检测方案,是否受测主要基于食品类别的风险度及进口频率。来源国别不是常规检测的主要依据,但此前未能通过检测的食品会对拟测目标产生影响。
亨特表示,澳大利亚对进口食品采取的严格审查程序,对进口商在产品声明标示及安全性上采取高标准。农业部一直与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协部(FSANZ)及各州/领地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保障进口食品达到国内标准,可安全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