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时节的重庆,阴雨连绵,收割完的稻谷茬裸露在田里,毫无生机。然而在南川区大观镇铁桥村的“种三产四高产高效关键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的试验田里,却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玉翠儿菜、秋香红莴笋、紫玉飘儿白、罗莎紫叶生菜、丹纽布西兰花、紫甘蓝、羽衣甘蓝……各种新奇蔬菜争芳斗艳,与周边冬季荒下来的稻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重庆市南川区近年来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通过发展科技化、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和效益化农业为社会经济发展装上了“新的引擎”。
科技化,提高现代农业生产力
“油菜与水稻进行高效间套轮作,能极大提高1亩田的产出。”在大观镇,重庆农科院特色作物研究所技术负责人尹学伟告诉记者,原来只种一季水稻,现在水稻收获之后种油菜,亩均多产出350斤的油菜籽。“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南川区农委现代农业办公室科长江蓬感叹道。
“这套高产高效的技术示范项目不只是简单的间套轮作,这里面有很高的技术含量,更关键的是要结合南川区的气候、土壤环境的具体情况,在原来的种植模式下挖掘耕地的产出潜力,必须要对气候、土壤、作物生长等元素进行综合考虑,这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尹学伟很自豪地说,以油菜和水稻套作为例,就应用了扩行缩株免旋直播、精确定量基本苗、病虫害绿色防控、稻油半旱式轮作等技术。
粮—菜、蚕豆—玉米、蚕豆—蔬菜、水稻—油菜,多种种植模式的创新既满足了粮食生产的任务,还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蔬菜和油料,可谓一举多得。
“科技化就是要用先进技术改造农业。我们将引导建立企业与市农业科学院、市畜牧科学院、西南大学等院校开展联合攻关的机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推动先进装备在农产品加工领域的推广应用,支持企业改造提升生产线装备水平,走机械化、自动化、规模化加工生产之路。”南川区区委书记谭家玲介绍。
特色化,找准农产品优势和卖点
在木凉乡云都寺村,村民杨会元正忙着销售挖出的折耳根。
“去年种了半亩折耳根,今年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亩,按照目前7元/公斤的行情,至少能卖3万元!”杨会元高兴地说,云都寺土质属沙性,适宜折耳根生长,当地几乎家家都种植折耳根。目前云都寺共有近200户农户种植了200余亩折耳根。
“别人都愁猪的价格涨不上来,我发愁的是一时不能扩大规模挣更多的钱!”在合溪镇九溪社区,养猪大户韦述喜对养殖藏猪充满信心。“年底我准备卖出100头,如今已被预订了80多头,藏香猪肉中氨基酸、微量元素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猪肠长、猪皮薄、肉质鲜美不油腻,深受重庆市民的喜爱。”
方竹笋、大叶茶、虫草鸡、灵芝猪、猪腰枣……“现在娱乐节目为了吸引眼球频频制造噱头,而我们农业项目则用特色化吸引消费者,致富农民。”江蓬说。
“特色是现代农业的显著特征,特色化就是要找出自己的特色,然后根据市场需求来做优。南川具有稀缺性、独特性的农产品很多,只要挖掘出特色,善于包装推广,就不愁没有市场。”谭家玲说。
规模化,提升农产品市场话语权
头渡、德隆等8个乡镇玄参种植规模如今达到2.5万亩,近年玄参总产量已达6200余吨,占全国产量的65.3%,成为全国最大玄参生产基地。
南川区新建良种茶园3000亩,2013年5月,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公布消息:南川区天绿园名优茶厂生产的“大观牌”金佛山毛峰、大观翠芽、金佛玉翠、大观炒青等4个绿茶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认证产量115吨。
重庆最大的中药材基地、重庆最大的现代农业竹笋之乡、中国特色竹乡……
2013年,全区已形成15万亩商品蔬菜、7万亩茶叶、50万亩笋竹、31万亩中药材、4万担烤烟的特色种植基地规模。出栏生猪70万头、土鸡650万只,饲养中蜂8万群。
“南川各类高附加值的农业产品能够形成规模,与政府大力推动特色农业产品规模发展密不可分,大规模推广特色产业形成品牌后反过来又提升了该种作物的价值和市场知名度。”南川区区长曹清尧介绍说。
品牌化,占据生态有机高端市场
南城街道、南平镇、大观镇、三泉镇、黎香湖镇、木凉乡是旅游名镇,河图乡是板栗之乡,骑龙乡是杨梅之乡,铁村乡是葡萄之乡,德隆乡是大树茶之乡,白沙镇是特色蔬菜之乡。
“一乡一品”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让农产品身价成倍地提升。
重庆艾伦茶叶有限公司通过几年的培育,在市场上有了农业部认证的绿色食品金佛玉芽及获得全国金奖、银奖的香炉盈春、香炉雾茗、金佛野生大树茶等品牌茶。
品牌,使茶叶的价值更高。通过这一品牌,带动起南川的大观、兴隆、木凉等乡镇成片发展起近万亩茶园,公司所组建的专业合作社,集聚了100多户种茶大户。通过专业合作社,对茶园实行统一的管理技术,统一的品牌包装,统一销售,使茶叶的价值大幅提升,目前,最高能卖到3200元/公斤。
“品牌不仅提升价值,还使南川的农产品建立起了声誉。”南川区副区长潘晓成说,目前,南川区在粮油、茶叶、蔬菜、水果、竹笋等方面打造出182个农业品牌,其中有数十个名牌农产品。“南川米”、“南川鸡”、“南川方竹笋”、“南川鸡蛋”、“南川金佛山中华蜜蜂”还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登记。水稻、油菜、蔬菜等7个大宗农产品获得无公害产品整体推进县的称号。“金佛山”、“大观生态园”两大公共品牌基本实现特色农业产业全覆盖。
效益化,保障农民受益的增长过程
“今年收成比我预想的好得多。”在村民王峰家里,他高兴地“炫耀”起战果:15亩梨树,亩产都在4000斤以上,按市场价每斤4元计算,销售收入达到24万元,除去成本,净利润也在10万元以上。
“发展现代农业,最终的落脚点是让农民受益,只有农民受益了,现代农业才能持续下去,如果农民得不到利益,无论科技含量和品牌价值再高,都不是我们追求的现代农业。”南川区农委主任杜帆说。
南川在农民增收模式方面作了许多有益探索。“我们探索出了‘五金’增收的富民模式。”南川生态农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梁正忠解释,“五金”指的是租金、薪金、股金、经营金和社会保障金。
以大观镇为例,由于生态大观园的土地规模经营率已经超过了50%,村民的土地得到了集中流转,按照每年700斤稻谷折现价计算,每年仅流转费就达4亿多元;薪金方面,园区本地从业人员超过1000人,每年的务工收入超过1000万元;股金,则是农民以土地入股进行分红,例如,大观镇金龙村的聚启蔬菜专业合作社所经营的320亩蔬菜基地中,有70亩是由村里的26户农民以土地入股的,每年按股分红,去年,村民曹明英入股的3.93亩土地,便分得了1.2万多元的红利,平均每亩分红3286元;而经营金,则主要是村民经营农家乐所获的收入,由于生态大观园每月都要举办旅游节,游客成倍增长,农家乐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截至目前已有100多家;最后是保障金,在生态大观园,各种转移直补达1.3亿元,妥善解决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据预计,2013年全年农业总产值达到49.8亿元,比上年增长8.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635元,比上年增长15.5%。”杜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