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植物保护 » 正文

    水稻苗期病害的预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22    资讯整理:农业供求网    
    导读

      一、立枯病症状:苗期有时幼芽变色,叶片打绺,最后枯死,蔓延很快。  防治措施:立枯病的病菌在土壤中存活,立枯病的发生与气候、苗床

      一、立枯病症状:苗期有时幼芽变色,叶片打绺,最后枯死,蔓延很快。

      防治措施:立枯病的病菌在土壤中存活,立枯病的发生与气候、苗床温度、土壤酸碱度、肥料等环境条件关系很大。旱育苗在寒潮低温后容易发生;播量多、管理差、苗床温度过高,徒长苗易发生;苗床土偏碱或中性易发生;施肥不当,尤其是施用人粪尿、尿素、草木灰、炕土等碱性肥料易发生。防治水稻立枯病要以预防为主,创造促进水稻根系发育的良好条件,加强苗床管理,控制幼苗徒长,培育壮秧,增 强植株抗病力。同时,还必须配合土壤酸化及药剂防治措施。立枯病发生后,亩用50%敌克松75克加77%可杀得75克兑水90~100斤喷雾。

      二、青枯病症状:叶片打绺,变青绿色,逐渐枯死。

      由于幼苗徒长而根系发育不好,当揭膜炼苗时因叶片蒸腾作用加快而根吸收水分不够或吸收不畅造成叶片失水打绺而呈青枯状。或因苗床不平的间隙,造成根无法吸水形成生理缺水。或幼苗遭受强低温,其原生质受破坏,透性加大持水力降低,在冷后回暖时因温差过大,叶片蒸腾作用加强,土温又较低吸水力差导致生理失水形成青枯。

      防治措施:氮肥不宜过多。要根据天气炼苗,提高秧苗素质。

      三、恶苗病  症状:最明显特征是病株细长,颜色淡黄。

      防治措施:恶苗病由种子传播,带菌种子是恶苗病侵染来源,严格实行种子消毒,是防治此病害的有效措施。

     
    (文/农业供求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农业供求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jishu/show-4201.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