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三七
三七又名田七,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扬名中外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黄”,即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三七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种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长三个叶柄, 每个叶柄生七个叶片,故名三七。其茎、叶、花均可入药。
|
|
目录
基本资料 药用分类培育方法种植栽培病虫害的防治显微特征主要功效与医学功能历代药典对三七功效的记载 三七主要功效的药理作用 其他药理作用 药用与食用方法 等级划分吃三七有什么好处食疗价值妇女用药禁忌现代研究 三七药膳的特点三七生吃和熟吃的功效区别药方选录做法指导祛斑如何选购三七粉基本资料 药用分类培育方法种植栽培病虫害的防治显微特征主要功效与医学功能历代药典对三七功效的记载- 三七主要功效的药理作用
- 其他药理作用
- 药用与食用方法
- 等级划分
- 吃三七有什么好处
- 食疗价值
- 妇女用药禁忌
- 现代研究
- 三七药膳的特点
- 三七生吃和熟吃的功效区别
- 药方选录
- 做法指导
- 祛斑如何选购三七粉
展开
编辑本段基本资料
来源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 F.H.Chen的干燥根。秋季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三七饮片
[1]别名
金不换、旱三七、田三七、参三七、山漆产地
主产于云南文山、砚山等地;广西田阳、靖西、百色;湖北、江西、四川、贵州等地也有栽培。以云南的文山历史久,产量大、质量优为著名道地药材。[1]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达60cm。根茎短,茎直立,光滑无毛。掌状复叶,具长柄,3~4片轮生于茎顶;小叶3~7,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边缘有细锯齿。伞形花序顶生,花序梗从茎顶中央抽出,长20~30cm。花三七
形状
主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长1~6cm,直径1~4cm。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及支根痕。三七(4张)
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体重,质坚实,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皮部与木质部较易分离,具有“铜皮铁骨”之称;木部微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苦回甜。以个头圆大饱满、身干、个大、体重坚实、断面灰黑色、无裂隙者为佳。规格
分为春三七、冬三七;按其大小分20头(500g 20个以内)、30头、40头、60头、80头、120头等规格;很小的称为无数头;另有筋条(从主根上剪下的侧根或细直根);剪口(主要是三七的芦头,又称羊肠头)。化学成分
含皂甙,主要为人参皂甙Rb1、Rg1 、Rg2和少量人参皂甙Ra、Rb2、Rb和Re。此外,尚含黄酮甙、淀粉、蛋白质、油脂等。三七